關注畢業生的心理情況
父母應當多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運動、引導孩子交往,避免無事可做加劇這種虛無的情緒。此外,考生可以用這段時間來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以便為隨后到來的填報志愿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也為自己的未來規劃奠定基礎。這個時期的孩子,行動上,常常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不同意、反對的態度。當然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做一些平時想做卻沒有機會做的事情。當然,考生也要加強自我調節,適度地與同學結伴郊游、閱讀、聽音樂等
考生的心理疏導
如果考前感覺到比較緊張的話,就可以出去運動一下,轉換一下心境會比較好。音樂法,喜歡音樂的同學可以聽一點音樂。比如進家后,父母與其命令孩子:“不要把鞋子放在床上”,不如換成可供孩子選擇的陳述句:“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邊或是放在鞋架上。哼一哼歌曲。如果緊張的話你會發現唱歌都會跑調,而把一個歌曲哼得比較平穩了,就不再了——所以說,聽音樂或者唱歌都是緩解的好辦法。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半夜起來覺得自己,睡不著覺就唱起來了。
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情緒
如果對所有厭學的孩子都采用同一種方法,效果當然就不好了。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情緒“投其所好”適應于智力較好卻又懶惰的學生。對于一些逆反心較強的的學生來說,還很容易引發其他不良習慣,心理障礙等。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我們應該盡量放低對他的要求,讓他在學習中有成就感,并且找準他的愛好,樹他的長處,讓他在同學中間有自豪感和歸屬感;對于智力特殊的學生可以考慮傳授他們不一樣的教學方法,
叛逆期的介紹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所反映的“不聽話”的孩子,大都還會出現學業問題。為什么會這樣?一方面是親子關系的不和,讓他們缺少有效引導,缺乏好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是他們將精力都用在了與父母對抗上。也就是說必須給他們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感到自己有時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成功者。就此,父母首先要改變自己與孩子的互動模式,化解與孩子的對峙狀態;其次,要知道,7-9歲的孩子出現學習問題,更多的是學習習慣不好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