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性工作人員的個人劑量監管的要求
使用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的單位,應當按照法律、行規及國家環境保護和職業衛生標準,對本單位的輻射工作人員進行個人劑量監測;發現個人劑量監測結果異常的,應當立即核實和調查,并將有關情況及時報告輻射安全許可證發證機關。
使用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的單位,應當安排專人負責個人劑量監測管理,建立輻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檔案。個人劑量檔案應當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工作崗位、劑量監測結果等材料。個人劑量檔案應當保持至輻射工作人員年滿75周歲,或者停止輻射工作30年。
輻射工作人員有權查閱和本人的個人劑量檔案。輻射工作人員調換單位的,原用人單位應當向新用人單位或輻射工作人員本人提供個人劑量檔案的件。
監測方法
外照射個人劑量的監測方法,通常是選用合適的個人劑量計,佩帶在身體有代表性的部位上,如頭部、胸部、腹部或手與前臂,用以記錄輻射在相應體表的劑量。
監測的頻度一般是每年4次,每次3個月,監測必須覆蓋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不能有遺漏。個人劑量的監測對象應該是所有從事工作的工作人員。
為了使檢測結果可靠,所使用的個人劑量計應該有足夠的靈敏度,使個人所受的不同種類、不同能量的輻射的照射劑量都能夠記錄下來。劑量計應有合適的量程,一般要求測量的累積劑量在0.1毫戈瑞-10戈瑞之間,體積小、重量輕、機械性能好,有良好的能量響應,方向依賴性小。目前,為廣泛使用的是熱釋光劑量計。
儀器分類
核儀器是用于監測電離輻射的儀器(電磁輻射則要用場強儀、頻譜儀等儀器)。核儀器可以粗略如下分類:
1 、按測量對象性質分
α測量儀:帶電粒子測量儀
β測量儀:帶電粒子測量儀
γ測量儀
n 測量儀
由于不同粒子與物質作用的機理不同,因此對不同粒子采用不同的傳感器。它們不外可分為氣體、閃爍、半導體傳感器等。
2 、按監測目的分:
粒子強度儀:(總α、總β、總γ 、中子)僅與粒子數相關,與能量無關。
劑量儀:主要指貫穿輻射、γ 、x 和中子,不僅與粒子數相關,與能量也有關,但無法區分是哪種核素。
譜儀:(α、β、γ、x 、中子),區分各種不同的放射性核素,并可以與內置數據庫和正確的刻度方法結合確定各種核素的強度及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