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需要接受個人劑量監測?
醫院按照《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和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安排醫院的工作人員接受個人劑量監測,并遵守下列規定:
(一)個人劑量計由科主任專管,負責發放和收集;
(二)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周期一般為30天,長不應超過90天;
(三)建立并終生保存個人劑量監測檔案;
(四)允許工作人員查閱、復印本人的個人劑量監測檔案。
其它工業、農業、科研等活動中需接觸射線照射的人員,如站、工業探傷、核儀表、輻照加工、集裝箱檢查系統工作人員等。
機構必須要有放射診療許可證才能開展放射診療工作項目.
1、什么是《放射診療許可證》?
國家對開展放射診療工作的機構實行放射診療許可制度,放射診療許可證是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開展放射診療工作的機構的申請,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和衛生標準、規范進行審查,準予其開展放射診療工作的行政管理證明,也是衛生行政部門為機構開展安全合法放射診療活動的信用背書。
機構必須要有放射診療許可證才能開展放射診療工作項目.
為什么要辦理放射診療許可證?
門發布的《放射診療管理規定》中第十六條明確提出:未取得《放射診療許可證》或未進行診療科目登記的,不得開展放射診療工作。
哪些機構需要辦理《放射診療許可證》?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進行臨床醫學診斷、和健康檢查的活動的機構。
哪些機構需要辦理《放射診療許可證》?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進行臨床醫學診斷、和健康檢查的活動的機構。
如何辦理《放射診療許可證》?
因《放射診療許可證》是《機構許可證》的下屬證件,故首先需要機構有《機構許可證》,并且一級診療科目中有“醫學影像科”。
在放射診療項目建設前,機構應委托有資質單位(注: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放射防護預評價》,經審核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準和要求的,方可施工。
在項目竣工驗收前,應當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并按照其開展的放射診療工作的類別,分別向相應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建設項目衛生審查、竣工驗收和設置放射診療項目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