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客車市場規模截至2010年,純電動汽車應用效果良好,已推廣應用純電動公交車629輛、純電動乘用車(含Plug-in)1304輛、環衛等應用于公共服務領域的純電動特種車1307輛。到2011年6月30日止,新能源客車銷量已達9000多輛,到2011年末預計達12000輛,市場前景看好。對于產業現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在孕育期到成長期的階段,很多問題需要一步步解決,大概還需要再過4-5年才能夠步入成長期。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7月,全國25個推廣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超過1萬輛,運行總里程超過33000萬公里。中國純電動車保有量位居世界有望成為電動汽車王國。2015年至少有1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目前,我國每千人新車銷量18輛,千人保有量199輛。而日本、德國、法國等大約是每千人新車銷量40輛,千人保有量600輛。”崔東樹說,近期新能源汽車年度走勢規律改變,未來兩個月新能源車市走強特征明顯。“全年銷量超過200萬輛,問題不大。”新能源客車與傳統燃油客車相比,主要區別在于動力源,底盤以及車身結構結構。
充電設備充電設備是電動汽車重要的配套設備,也是電動汽車推廣的大制約。隨著新能源車的進一步增長,加上中央及地方的規劃與扶持并行,充電樁行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依據動力電池的充電方式及速度差異,充電設備分為交流充電樁、直流充電站以及換電站三大類。其中,充電樁總量缺口大、尤其是亟待加速建設公共充電樁。截止2019年6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00.2萬臺,同比增加69.3%,總量提升快速,整體車樁比約3:1,距1:1的車樁比目標仍有巨大缺口;公共充電基礎設施超過41.2萬臺,公共車樁比約8:1,顯示出公共充電樁尤其是直流快充樁亟待加速建設。
從充電設備企業看,上中下游企業重合度高,頭部企業集中度高。上游制造商負責充電設備和配電設備制造,中游運營商負責充電樁、充電站的搭建和運營,下游解決方案商提供位置服務、付費和運營管理解決方案。在整個產業鏈上,設備生產商、充電運營商、整體解決方案商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且三者常常相互重合。預測2025年設備生產市場規模約1000億元,充電運營市場規模將達1620億元。中游充電運營商集中度高,截至2019年4月,特來電一家占據了32.8%的市場份額,占比23%,星星充電占比20%。售后服務市場:新能源汽車品牌在業務初期建立自營的售后服務以提升客戶體驗,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提升,第三方維修企業可能憑借規模化的成本優勢,與車企形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