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全稱是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意思是“自動導引運輸車”。AGV是裝備有電磁、光學或其它自動導引裝置,能夠沿規定的導引路徑行駛,具有安全保護以及各種移載功能的運輸小車。
AGV以輪式移動為特征,較之步行、爬行或其它非輪式的移動機器人具有行動快捷、工作效率較高、結構簡單、可控性強、安全性好等優勢。與物料輸送中常用的其他設備相比,AGV的活動區域無需鋪設軌道、支座架等固定裝置,不受場地、道路和空間的限制。因此,在自動化物流系統中,能充分地體現其自動性和柔性,實現經濟、靈活的無人化生產。
目前,市場上應用廣泛的AGV導航方式主要有電磁導航、磁條導航、二維碼導航、激光導航、視覺導航等。
激光導航又分為激光反光板導航和自然導航兩種:
激光反光板導航是在AGV 行駛路徑的周圍安裝位置準確的反射板,激光掃描器安裝在 AGV 車體上。激光掃描器隨 AGV 的行走的同時發出激光束,發出的激光束被沿 AGV 行駛路徑鋪設的多組反射板直接反射回來,觸發控制器記錄旋轉激光頭遇到反射板時的角度。控制器根據這些角度值與實際的這組反光板的位置相匹配,計算出 AGV 的坐標,基于這樣的原理實現非常準確的激光導引。
自然導航是通過激光傳感器感知周圍環境。與激光導航不同的是,不需要在AGV行駛路徑的周圍安裝用于定位的反射板或反光柱,自然導航的定位標志物可以是工作環境中的墻面、物體等信息。相比于激光反光板導航,自然導航的施工成本與周期都較低。
激光導航的優點:激光導航的方式使得AGV能夠靈活規劃路徑,定位準確,行駛路徑靈活多變,施工較為方方便,能夠適應各種使用環境。
激光導航的缺點:制造成本高,對環境要求較相對較高(外界光線,地面要求,能見度要求等)。
慣性導航:AGV小車上裝有陀螺儀,小車在行駛時有一個基準方位,用陀螺儀測量加速度,并將陀螺儀的坐標值和加速度換算成AGV小車當前的坐標和方向,將它們和規定的路線相比較。當AGV小車偏離規定路徑時,測得的加速度值和規定值會有一個矢量差,對這個差進行二次積分就能得到偏差值,并作為糾正行駛方向的依據。
電磁導航:沿預定的運行路線埋設地下電纜,電纜在地下深30~40mm,上面覆蓋有環氧樹脂層,導線通以低頻正弦波信號,使導線周圍產生交變電磁場。在小車上的一對探頭可以感應出與小車運行偏差成比例的誤差信號,經放大處理后可驅動導向電機,由此帶動小車的轉向機構就可使AGV小車沿預定的線路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