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工業機器人發展及現狀:
我國的工業機器人從80年代“七五”科技攻關開始起步,在國家的支持下,通過“七五”、“八五”科技攻關,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機器人的操作機的設計制造技術、控制系統硬件和軟件設計技術、運動學和軌跡規劃技術、生產了部分機器人的關鍵元器件,開發出噴漆、焊弧、點焊、裝配、搬運等機器人;其中有130多臺配套噴漆機器人在二十與家企業的近30條自動噴漆生產線上獲得規模應用,弧焊機器人已應用在汽車制造廠的焊裝線上。工業機器人的組成部分感知系統感知系統由內部傳感器和外部傳感器組成,其作用是獲取機器人內部和外部環境信息,并把這些信息反饋給控制系統。
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分類?給每一個自由度施加一定規律的控制作用,工業機器人就可實現要求的空間軌跡。
1、自適應控制系統:
當外界條件變化時,為保證所要求的品質或為了隨著經驗的積累而自行改善控制品質,其過程是基于操作機的狀態和伺服誤差的觀察,再調整非線性模型的參數,一直到誤差消失為止。這種系統的結構和參數能隨時間和條件自動改變。
(1)網絡接口1)Ethernet接口:可通過以太網實現數臺或單臺機器人的直接PC通信,數據傳輸速率高達10Mbit/s,可直接在PC上用windows庫函數進行應用程序編程之后,支持TCP/IP通信協議,通過Ethernet接口將數據及程序裝入各個機器人控制器中。198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對工業機器人進行了定義:“工業機器人是一種具有自動控制的操作和移動功能,能完成各種作業的可編程操作機。
2)Fieldbus接口:支持多種流行的現場總線規格,如Device net、AB Remote I/O、Interbus-s、profibus-DP、M-NET等。
上下料機器人特點、規格及應用
上下料機器人屬于工業機器人的一種。上下料機器人能滿足“快速/大批量加工節拍”、“節省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等要求,成為越來越多工廠的理想選擇。這種機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從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上下料機器人是非標機器人。適用于機床、生產線的上下料、工件移位翻轉、工件轉序等。該機器人系統具有gao效率和高穩定性,結構簡單更易于維護, 可以滿足不同種類產品的生產, 對用戶來說, 可以很快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和擴大產能, 并且可以大大降低產業工人的勞動強度。
UR機器人發明者奧斯特加博士:全球制造領域正掀起一場機器人革命
上海,2015年3月10日 —— 隨著“合作型機器人“的逐漸興起,制造商們如今有了新的選擇,來填補在全手動裝配生產線與全自動生產線之間的空白。該稅收終會減慢自動化應用率和機器人發展速度,或者導致普通公眾成本急劇膨脹。這種合作型機器人重量輕、高度靈活、移動方便,而且能夠快速編程以投入新的任務之中。早在2009年便發明了業內尤早的“合作型機器人”——UR機器人——的艾斯本.奧斯特加博士,就曾多次表示:“全球制造、倉儲、物料搬運和供應鏈領域正掀起一場機器人革命。以UR機器人為代表的合作型機器人正是市場的顛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