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溝,或稱檐溝,
屬于金屬落水系統,
是屋檐邊的集水溝,沿溝長單邊收集雨水且溢流雨水能沿溝邊溢流到室外 ;
老式建筑房屋屋面檐口,檐下面橫向的槽形排水溝,單獨安裝的一種有組織排水的裝置,用于承接屋面的雨水,然后由落水管(雨水管)或雨鏈(排水鏈、雨水鏈)引到地面。
其實不難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建筑在設計之初或翻修時,取而代之的就是金屬落水系統,預算充足的選用銅天溝、銅落水管或鈦鋅檐溝、鈦鋅排水管,喜歡顏色多樣的可以選用鋁天溝、鋁落水。
沿溝、檐溝和天溝怎么區別?
單跨建筑上面有組織排水的挑檐為檐溝,多跨建筑,邊的挑檐叫檐溝,中間跨用于排水的叫天溝。如圖 圖上兩邊叫檐溝,中間叫天溝。 沿溝就是檐溝,是檐字筆畫比較多,所以寫成沿了。 總之,檐溝與天溝沒有很明確的界限,都是有組織排水用的,你講的平屋面上的天溝,是在屋面板上四邊一定寬度(大約300~500mm)將保溫層的厚度降低形成的。二、質量好、性能佳,因混凝土天溝長期使用會因雨滴而產生黑斑、長年累月因氧化而產生裂且無法更換。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識,歡迎撥打以下熱線聯系我們。
天溝的設置及作法
采用天溝外排水系統時,應以建筑的伸縮縫或沉降縫作為反面分水線,為了防止天溝末端處積水,應在天溝的末端設置溢流口,蹬流口的下緣比天溝上絳低50一 100mm,天溝過水斷面視屋面的情況,可以是矩形,梯形等。天溝坡度不宜太大,以免屋頂墊層過厚而增加結構的荷載重量:但也不宜太小,以免屋頂漏水和施工困難,坡度一般以0.003~0.006為宜,且天溝長度應小于50m。首先建筑圖紙有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設備施工圖,裝飾施工圖3。
天溝的作法:天溝的作法一般是在屋面板上鋪泡沫混凝土及爐渣,用二氈三油作為防水層,表面上再鋪一層瀝青瑪脂,上面撒一層綠豆砂。為減小天溝表面的粗糙度,改善水力條件,也可以用砂漿抹面。目前,天溝多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槽板,表面用1:2砂漿抹面。天溝出流措施是延長天溝穿出山墻,然后連接立管沿外墻排出。彩鋁落水系統屋面結構圖:注1:屋檐口水泥砂漿找平層厚度不少于75px,以保證天鉤吊件塑料漲拴的握釘強度。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識,歡迎撥打以下熱線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