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數據記錄儀
LI19是一種高精度手持式讀出裝置/數據記錄器。它用于移動測量,用于短期數據記錄(作為靜態記錄器),以及作為直接連接到PC的毫伏放大器。LI19可用于各種傳感器。LI19常見的應用是連接熱通量和太陽輻射傳感器。LI19電池壽命和存儲允許連續測量長達50天。
LI19通常用于顯示測得的太陽輻射或熱通量。它測量DC電壓。輸入連接的傳感器的靈敏度進行編程,顯示器將顯示熱通量或太陽輻射的實際值,單位為W/m2。LI19通過其PC用戶界面進行編程。我們建議的軟件。LI19使用電池供電,使用2節AA型電池。新電池允許運行50天以上。該系統裝在一個實用的便攜箱中,便于在現場測量活動中運輸和保護。
輻射表檢查和維護
每日上下午至少一次對輻射表進行如下檢查和維護:
1. 儀器是否水平,感應面與玻璃罩是否完好。
2. 儀器是否清潔,玻璃罩如有塵土、霜、霧、雪和雨滴時,應用鏡頭刷或鹿皮及時清除干凈,注意不要劃傷或磨損玻璃。
3. 玻璃罩內是否有水珠或水汽凝結物。
4. 檢查干燥器內硅膠是否變潮(由藍色變成紅色或白色后就不能再用了),否則要及時更換,受潮的硅膠,可在烘箱內烤干變回藍色后再使用。
輻射表防水性能較好,一般短時間或小的降水可以不加蓋。但降大雨(雪、冰雹等)或較長時間的雨雪,為保護儀器,應根據具體情況及時加蓋,雨停后即把蓋打開。
如果發現半球罩出現破損要立即更換,以防止進水,使靈敏度發生變化影響測量精度或損壞設備。
如果遇降水、沙塵暴等氣候,要及時加蓋。
太陽輻射
太陽輻射是太陽向宇宙空間發射的電磁波和粒子流。我們生存的地球大氣運動的主要能量源泉就是太陽的輻射。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在太陽向宇宙空間放出的總輻射能量中所占的比例是極其微乎的,只有二十二億分之一。由于太陽輻射的有規律的變化,四季也就因此形成。
太陽輻射也是地球表層能量的主要來源。地球的天文位置決定了太陽輻射在大氣上界的分布,因此又稱為天文輻射,由天文輻射決定的氣候稱為天文氣候,它反映了全世界氣候的空間分布和時間變化的基本輪廓。
太陽輻射表的由哪些組成?
感應件是儀器的主要部分,由感應面與熱電堆組成。安裝在光筒的后部。當光筒對準太陽,黑體感應面吸收太陽直射增熱,使得熱電堆產生溫差電動勢,由導線輸出。儀器靈敏度約為7~14μV·W-1·m
響應時間為35s左右(響應穩態度99%時)。
跟蹤架是支撐進光筒使之自動準確跟蹤太陽的一種裝置,常用的跟蹤架有時鐘控制、直流電機控制和全自動三種形式。
附件包括儀器底座(刻有南北方位線)、水準器與調整螺旋、進光筒帽蓋與外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