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伺服壓力機的生產應用
壓力機與坯料的關系
壓力機工作速度在宏觀上表現為板料的拉延速度,在微觀上表現為板料的應變速率。根據塑性成形理論,應變速率增大會引起材料硬化,但當變形速度進一步加大時,塑性變形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又會使得硬化效應有所下降(圖3)。根據板料的塑性隨應變速率變化的一般趨勢顯示,當應變速率不是很大時(ab段),由應變速率增大引起的塑性下降大于溫度效應引起的塑性增加,即板料的塑性隨應變速率增大而減小;當應變速率較大時(cd段),由于溫度效應顯著,由溫度效應引起的塑性增加與應變速率引起的塑性下降相當。即此時板料塑性下降并不顯著;而當應變速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時(de段),板料塑性急劇下降,板料接近開裂邊緣。
從上述分析得出,隨著壓力機工作速度的增加,由于板料變形區域的變形抗拉力增大而導致塑性下降,使拉延件傳力區的應力增大,將導致該處開裂的可能性增大;為此針對不同板材允許的很大拉延速度,拉延成形時必須校核拉延過程中的壓力機速度,以保證壓力機的工作速度在板料允許的很大拉延速度內。
機械壓力機模鍛成形工藝與鍛模設計特點
根據機械壓力機的工作特點,其模鍛工藝和模具設計具有下列特點:
(1)行程速度慢,但一次行程中金屬變形量大,且有利于坯料心部變形滲透,金屬沿水平方向流動劇烈。向高度方向流動較緩慢,充填模膛較困難,通常需要采用預鍛工步。
(2)由于機械壓力機行程固定,不便于進行拔長、滾壓等制坯工步。對于截面積變化較大(>10%~15%)的鍛件,需配備其他設備(如輥鍛機、平鍛機、電鐓機等)進行制坯。
(3)由于機械壓力機具有頂出裝置,某些長軸類鍛件可以立起來進行模鍛或擠壓,可采用較小的模鍛斜度以提高鍛件精度。
(4)由于機械壓力機行程一定且變形力由機架本身承受,為防止設備悶車,上、下模不能壓靠,其間必需留有間隙,一般為飛邊橋部高度。
電氣傳動與交流伺服驅動
以電動機為基礎的電氣傳動技術誕生于十九世紀初,迄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它已經成為包括鍛壓機床在內的各種機械裝備的主要傳動方式。
電氣傳動分直流和交流兩大類。由于直流傳動具有優越的調速性能,直到上世紀上半葉,可調傳動均采用直流電動機,而占電氣傳動總量80%以上的一般傳動則采用交流電動機,不能調速,絕大部分鍛壓機械都屬于這一類。“直流調速,交流不調速”形成了一種普遍的格局。盡管直流調速有許多優越性,但由于采用機械換向,存在有換向器壽命低、換向火花、造價高等問題,電機容量和速度以及應用場合均收到一定限制,例如,其極限容量-速度積僅為106kW.RPM。
伺服壓力機傳動方式及典型產品
(1)伺服電機直接驅動 電機直接與執行機構連接,推動滑塊工作,具有非常短的傳動鏈,因而結構簡單、傳動、精度高,很有發展前景。目前這種壓力機有兩種形式。
1)直線伺服電機直接驅動壓力機 直線電機可以直接將電能轉變為直線運動,推動滑塊工作,實現 “零傳動”。它已經成功地應用于機床的進給、磁懸浮列車等。浙江大學在上世紀90年代就曾研制過5-50KN的此類壓力機,與普通機械壓力機相比,節能40%,體積減少60%,重量減少40%。日本AIDA 公司已推出L-SF-300S的系列產品,大規格10KN,行程100MM,高工作頻率為200SPM。山田DOBBY公司開發的同類壓力機,具有示教功能,大壓力為24kN,滑塊精度0.5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