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1) 電阻值的下降與碳纖維含量的增加并不成正比;(王鈞、楊小利、劉東等 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電阻率-溫度特性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1.23(12))
2) 耐高溫和低溫性好,在3000℃非氧化氣氛下不熔化、不軟化,在液氮溫度下依舊很柔軟,也不脆化;
3) 耐酸性好,對酸成惰性,能耐濃鹽酸、磷酸、硫酸等侵蝕。除此之外,碳纖維還具有耐油、抗輻射、抗、吸收有毒氣體和使中子減速等特性。
由于原料及制法不同,碳纖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類:
1) 根據碳纖維的力學性能可分為高模量、超高模量、高強度和超高強度4種
2) 根據原絲的類型可分為聚腈基碳纖維、纖維素基碳纖維、瀝青基碳纖維、酚醛基碳纖維等。
3.基體材料
由于碳纖維的很多性能是玻璃纖維所不及的,它可以在絕氧氣氛下高于3000攝氏度的高溫還保持高強度,而玻璃纖維高于700攝氏度的高溫下已喪失了強度。所以沒有玻璃纖維增強鋁、增強陶瓷之類材料。生產過程可以二次涂膠,能滿足自動鋪帶對預浸料粘性和鋪覆性的特殊要求。只要工藝得當,碳纖維可以用來增強很多高分子材料、很多金屬材料、幾乎各種氧化鋁、硅酸鹽、氧化硅、碳化硅、
三、碳纖維復合材料工藝簡介
碳纖維材料硬度高,必須選用硬質很近刀具材料,航空部門在參考國外硬質合金選材基礎上經試驗認為
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研制碳纖維,歷經近40年的漫長歷程。在此期間,由于國外把碳纖維生產技術列入禁運之列,嚴格控制,制約了我國碳纖維工業的發展。我國科技工作者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從無到有,逐步建成了碳纖維的工業雛型。目前,CMC-Cf的基體主要有碳、碳化硅、微晶玻璃以及多元多層復合材料等。20世紀70年代初突破連續化工藝,1976年在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建成我國條PAN基碳纖維擴大試驗生產線,生產能力為2t/a;20世紀80年展了高強型碳纖維的研究,
目前國內小規模PAN基碳纖維生產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十余家,生產企業為吉化公司,生產能力100t/a;1969年,日本東麗公司研究成功特殊的單體共聚PAN基碳纖維,結合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UnionCarbide)的碳化技術,生產出高強度、高模量碳纖維。現有裝置生產總能力號稱300t/a,實際年產量不足100t;且產品質量不穩定,達不到T300的水平。目前制約我國碳纖維發展的首要原因是PAN原絲質量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