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斑巖銅礦床:產于中生代﹑新生代花崗閃長斑巖﹑二長斑巖﹑閃長斑巖等及其圍巖中。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礦石礦物以黃銅礦為主。銅品位一般小于 1%。礦床常為大﹑中型。如江西銅廠﹑黑龍江多寶山﹑西藏玉龍、驅龍等礦。
砂巖型銅礦床:產于中生代陸相砂巖與砂頁巖中。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礦石礦物以輝銅礦為主﹐其次為斑銅礦﹑黃銅礦等。銅品位多大于1%。如云南郝家河﹑四川大銅廠等礦。
銅黃色的銅礦與黃鐵礦(硫化鐵)有時憑直觀很難區別,只要拿礦物在粗瓷上劃條痕可立見分曉:綠黑色的是黃銅礦;黑色的便是黃鐵礦。銅的工業礦物有:天然銅﹑黃銅礦﹑輝銅礦﹑黝銅礦﹑藍銅礦﹑孔雀石等。已發現的含銅礦物有280多種,主要的只有16種。除天然銅和孔雀石之外,還有黃銅礦、斑銅礦、輝銅礦、銅藍和黝銅礦等。如想了解更多銅礦的相關信息,歡迎致電啟順礦產品進行咨詢。從礦產地個數來看,全國銅礦區在2012年達到1915處,尤其是在2005年之后增加較快。
斑銅礦形成于銅礦床的次生富集帶,但不穩定,而被次生輝銅礦和銅藍置換。在地表易風化成孔雀石和藍銅礦。中國云南東川等銅礦床中有大量的斑銅礦。由于斑銅礦經常含有黃銅礦,輝銅礦顯微包裹體,其實際成份變動很大;因為在高溫時(>400℃)斑銅礦與黃銅礦,輝銅礦呈固溶體,低溫時發生固溶體離溶。如想了解更多銅礦的相關信息,歡迎致電啟順礦產品進行咨詢。藍銅礦一般產于銅礦床的氧化帶、鐵帽以及近礦圍巖的裂隙中,藍銅礦是一種次生的礦物,它常常與孔雀石共生或伴生,它的形成一般稍晚于孔雀石,但有時也被孔雀石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