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各方市場參與者開年再加碼
1月7日,國軒高科年產50GWh電池回收項目、年產200GWh復合集流體項目、年產2萬噸電池及提純項目在安徽合肥廬江高新區開工。據悉,這一電池回收項目建成后,將達成年處理50GWh退役鋰離子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的生產能力,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1億元;年產200GWh復合集流體項目建成后,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電池及提純項目建成后,將具備2萬噸工業級提純到電池級的生產能力,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
在產業鏈閉環建設上深耕不輟的寧德時代也有行動。近,有消息傳出,這家動力電池行業企業將在廣東佛山投資建設一體化新材料產業項目,投資總金額不超過238億元。根據公告,該項目建設具備50萬噸廢舊電池材料回收(含兼容過程料)及相應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三元正極材料及負極再生石墨制造等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基地,建設期為4年。
動力電池的原材料中包括一些稀有金屬,而國內甚至的儲量都非常有限。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鈷礦儲量只有8萬噸,占比僅為 1.1%。鎳礦儲量總共約7800萬噸,我國鎳礦儲量250萬噸,占比僅為3.2%。不少稀有金屬嚴重依賴于進口,鈷的進口依存度甚至高達九成以上。
我國已連續數年成為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稀有金屬的供給穩定顯得日益重要。動力電池回收可以彌補國內儲量不足的短板,不斷提高稀有金屬循環使用的利用率。可以預見,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提高和回收技術的不斷進步,回收占稀有金屬供應的比例終有望達到五成甚至更高。這樣一來,有助于降低對進口新煉金屬的依賴度,保障國內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健康成長。
動力電池退役后,如果處置不當,隨意丟棄,一方面會給社會帶來環境影響和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會造成資源浪費。我國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后的回收利用,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后的回收利用,有利于保護環境和社會安全,推進資源循環利用,有利于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對于加快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