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無心磨床操作規程
1. 必須正確安裝和緊固砂輪、導輪,新砂輪、導輪在安裝前必須保證無裂紋、破損,并經過靜平衡檢測,粗修后取下再次平衡裝機精修,才可投入使用;
2. 上班前應檢查液壓潤滑油是否達到要求,如油面低于油標時,應及時添加后方能起動機床。機床空運轉10分鐘左右無異常才能加工工件;
3. 砂輪主軸、導輪主軸一定要潤滑正常后才能起動,發現潤滑燈不亮及砂輪主軸壓力低于0.4Mpa,必須及時找相關人員分析原因排除故障,維修時如需取下砂輪,維修完后,設備操作者必須將砂輪重新進行靜平衡檢測,檢測調整符合要求后安裝上機,鎖緊螺母鎖緊到位并空轉10分鐘左右無異常方可精修砂輪投入使用;如果僅是機床部分的投資得到了大量關注,而刀具則沒有得到充分考慮,這樣并不能達到預定的效果,原因在于它們也可提高生產率。
4. 軸承如有不正常噪聲或嚴重發熱現象,必須找有關人員找出原因,并加以消除后才能繼續使用;
5. 磨削工件時,進刀量不能大于工藝規程規定的吃刀量。
6. 冷卻液箱應定期清洗,清除積聚的磨料及磨削。要定期檢查皮帶的松緊程度,不能過松或過緊。否則,應找有關人員消除后方能使用。
7. 停機和下班前,應將砂輪空轉10分鐘左右后再停機、機床各部位擦凈,在各潤滑部位加注規定的清潔潤滑油。
無心磨床向高速、高精、智能、復合、環保方面發展
在現代機械加工領域,磨削是一種先進的精密加工方法,也是一種古老的加工方法。它的歷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幾千年以前。那時,人類為了生存,在同自然界作斗爭時所使用的獵具、刀具就是用石塊作為磨具進行刃磨拋光。另外,砂輪形狀誤差直接影響工件幾何形狀精度,磨削精度較低,表面粗糙度值較大。無心磨削是磨削的一種特殊類型,它是在無心磨床上進行的。
在無心磨床的發展過程中,其工作圖式經歷了曲折的演變過程。初期無心磨床是單砂輪型的,以砂輪端面或圓周磨削,工件的支承和連續接觸依靠擋件器、導片和彈簧保證。直到1915年才開始有了托板與導輪。他們認為,在整個機床中,加工刀具的成本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真正工作的完成卻必須經過刀片切削才能實現。導輪和托板的出現,使無心磨床的機床設計和磨削工藝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一、顫紋(Chattermarks):工作物上的所有平行線未必就是顫紋,顫紋及是工作物相對於砂輪由振動而發生的結果,所以顫紋的特色是以銳線(sharpline)終止,發生銳線的原因是工作物相對於砂輪而振動,工作物與砂輪在研磨中失去接觸或成間歇性接觸。2、自動潤滑系統機床導軌及精密滾珠絲桿持續不斷地受到自動潤滑系統的供油潤滑,確保更長使用壽命,及長期保持1佳精度。原因如下:
·研磨進刀量太大顫紋的發生原因之一是進刀量太大:特別是工作物細長時,此可能性容易查出,也容易解決;可試較小的進刀量,并要檢討是否用穩定扶架,若已用,則確認是否調整適當。
·砂輪太硬此時有很多可行的對策,明顯的是改用較軟的砂輪,但因故不便立即更換砂輪時,可用下示對策:增加工作物速度,維持同樣的進給率。利用較粗的削整。可能時,減低砂輪速度。增加研磨液混合物,促進潤滑性。以上臨時措施要用時試叁個項目。
·未以穩定扶架支持細長工作物細長的工作物,有很多直進研磨作業時,為了保證品質,務必使用穩定扶架。工作物可能相對於砂輪而振動時,要用一個或更多的扶架,當然,細長的工作物的振動傾向大於粗短的工作物。
·傳給磨床的振動檢查是否有外來的振動傳到磨床時,簡速的方法是停止運轉,在砂輪心軸外殼放一杯水,磨床附近的裝置繼續運轉,則由水面可知是否有振動傳到磨床;在旋徑大的磨床中,工作物和砂輪高懸於支持面上時,若無特殊地基,很容易受外來的振動影響。
·磨床本身的振動標出磨床本身的振動域,每次只運轉其中一機構;運轉砂輪心軸單元、主軸臺、泵、工作臺(橫行研磨時),這樣即可找出毛病所在,然后檢查轉動零件的狀況及作業不當的機構。
1、 砂輪主軸軸承采用錐形成型油楔動承、砂輪主軸在低速是仍具有高的軸承剛度。
2、 砂輪架導軌采用交叉滾柱剛導軌,半自動進給機構采用回轉式油缸實現。
3、 尾架軸系具有無間隙剛度的特點,電器箱,液壓箱冷卻箱與機床分離。
4、 富有磨削指示儀及冷卻液過濾器。
5、 頭架速度才有那個交流變頻無級調速。
6、 電氣采用可編程序控制器(plc),具有自診斷功能、維修十分方便。
7、 可選配自動測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