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燃料電池客車——主要是氫燃料電池客車,被認為是有前途的產品,能夠真正解決能源短缺問題,并且真正實現了零排放。但也是屬于起步期產品。CNG客車——CNG(壓縮)作為一種氣體燃料,與空氣混合更均勻,燃燒更加充分,排放的CO、HC等有害物質更少;燃燒后沒有積炭,可減少發動機磨損,維護保養費用低;發動機改裝簡單,特別是用機改裝的雙燃料發動機,因極高,使用廣泛;此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行駛同樣公里數,客車的燃料費用要遠低于柴油或者機,經濟效益非常高。
2009年上半年,為了帶熱低迷的國內商用車市場,下了很大的力氣,也提供了很強的支持,來促進國內的新能源商用車的發展,從而也燃起了企業的研發熱情。從客車方面來看,國內各地對混合動力公交車的需求大,除了混合動力公交車的技術相對成熟之外,其較低的采購和使用成本更容易為公交企業所接受。再加上補貼相關鄭策中對混合動力公交車給出的每輛20萬~35萬元補貼,這更刺激了公交企業更換此類車型。純電動公交車和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因為蓄電池本身的成本和質量問題受到一定限制,雖然享有高額補貼,但只適用于小規模運行。
單純依靠補貼不是長久之計“目前混合動力車技術已成熟,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怎樣提,但純電動汽車的推廣首先要突破的是電池技術。”劉國強認為,對于公交用戶來說,成本還在其次,重要的是使用方便。“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是要做好電池電量、重量和運營模式之間的平衡。”劉國強進一步解釋道,容量大的電池必然更重,導致公交的有效載荷低,那么一條線路需要的公交數量就增加。這是公交公司難以接受的。此外,公交車大多在市中心運營,而在寸金寸土的市中心建立大型充電站也較困難。
環比分別增長14.3%和5.8%,同比分別增長1.7倍和1.6倍,這是7月份新能源汽車表現搶眼的產銷數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新數據顯示,在國內汽車產銷總體出現下滑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繼續保持增長,拉動車市向新能源轉型步伐。延續火爆態勢今年7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28.4萬輛和27.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倍和1.6倍。月度產銷量繼續刷新紀錄似乎已經成為今年新能源汽車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