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硬質黏土熟料的作用
硬質黏土熟料是采用硬質黏土生料經過高溫煅燒,質量達到YB/T5207-2005規定的硬質熟料技術條件的耐火原料。(3)粘土磚的耐熱穩定性,粘土質耐火保溫材料成品的耐熱穩定性比較好,加溫到1100℃時總體容量澎脹不大,并且轉變勻稱,因而抗環境溫度劇變工作能力強。硬質粘土熟料的主要礦物為莫來石,其次為方石英和玻璃相。由蒙脫石和伊利石等帶入的雜質將改變玻璃相的數量及性質,從而對鋁硅質耐火材料的燒結和燒后性能產生重大影響。
耐火黏土中,軟質耐火粘土主要用于燒結鋁硅質耐火材料的結合劑。硬質耐火粘土主要用于燒制硬質粘土熟料。研究還表明,不同形態的伊利石對砂巖的物性影響也不同,片狀伊利石有利于改善儲層物性,而纖維狀和發絲狀伊利石增多會使砂巖儲集物性降低或變為非儲層。其中,原產于山東淄博的焦寶石是硬質黏土的典型代表,其特征為Al2O3量在44%左右,Fe2O3含量小于2%,成分穩定、質地均勻、結構致密,斷口為貝殼狀,燒后呈白色。由于各地都發現了不少的煤系高嶺土,以后將有更多地方出產焦寶石。
黏土使用性質簡述
黏土使用性質簡述,耐火材料主要使用頁巖陶粒,其化學成分為SiO2=58%~62%,A12O3=19%~22%,Fe2O3=7%~8%。陶粒中各種化學成分的作用和控制范圍如下。
陶粒是一種在回轉窯中經發泡生產的輕骨料。它具有球狀的外形,表面光滑而堅硬,內部呈蜂窩狀,有密度小、熱導率低、強度高的特點。在耐火材料行業中,陶粒主要用于作隔熱耐火材料的骨料。
陶粒分為黏土陶粒、頁巖陶粒、粉煤灰陶粒和煤研石陶粒。物理性能:堆積密度400~510kg/m?,筒壓強度2.5MPa,耐火度1290℃,粒度10~5mm、5~3mm、3~1mm、1~0.3mm。
陶粒的生產包括原材料處理、配料、成型、預燒、焙燒、冷卻和篩分等過程。其中,為重要的是培燒過程。培燒過程中,料球軟化并具有一定的黏度,料球中的發泡物質產生氣體,促使料球膨脹,隨后冷卻形成多孔輕集料。
焦爐用黏土與耐火混凝土有什么不同?
砌筑焦爐用的黏土,規定在常溫狀態具備優良的韌性和可塑性和粘結力,便于工程施工;空氣干燥后具備較小的收攏性,避免裂開:在應用環境溫度下會造成燒結或固結,有一定的強度,以確保爐體的牢固性和密封性;其耐火度和荷重軟化環境溫度應大于應用環境溫度。煉焦爐用黏土分為硅火泥和粘土火泥,砌筑硅磚時使用硅火泥,砌筑粘土磚時使用粘土火泥,硅光泥是由硅石、廢硅磚和融合粘上調配而成的。硅石是關鍵成份,硅石中SiO2含量越高,耐火度就會越高。我國粘土質耐火原材料的技術指標我國黏土質耐火原材料的技術指標,一般情況下,使用可塑性指標表示黏土的可塑性,根據黏土可塑性指標的數值將耐火粘土分為軟質黏土、半軟質黏土和硬質黏土。添加廢硅磚粉是為了更好地改進硅火泥與硅磚的持續高溫粘接工作能力,因廢硅磚粉與硅磚的澎漲基本一致,能夠讓磚縫貼靠瓷磚面上。在硅火泥中廢硅磚粉含量在20%~30%中間,硅火泥中添加融合粘土,可提升火泥的能加性,減少透氣率和缺水率,通常添加量為15%~20%上下。按照SiO,含量的多少可分為持續高溫、中溫、低溫硅火泥。
耐火黏土在礦物學上,屬于一個大家族——“黏土礦物”
黏土名字叫土,但并非普通土壤那樣的混合物,而是一類晶體顆粒直徑小于2微米、呈層狀結構的硅酸鹽礦物。由于體積小,黏土顆粒遇到水分子很容易攪在一起,變成柔軟黏糊的一團。硬質黏土熟料的作用硬質黏土熟料是采用硬質黏土生料經過高溫煅燒,質量達到YB/T5207-2005規定的硬質熟料技術條件的耐火原料。但在地層中,由于地下水溶液中的礦物質有“膠結”作用,黏土顆粒有時會緊密結合在一起,如同硬邦邦的石頭。加入高嶺石制成的瓷胚,經過制瓷時的加熱煅燒,更是把顆粒間的吸附水乃至晶體中的結晶水都排了出去,成為堅固光潔的瓷器。
高嶺石顆粒在富含硅、鋁的巖漿巖或變質巖中比較常見。當這些巖石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時,會在酸性環境和水的作用下漸漸風化,碎屑中易溶于水的成分被沖走,剩下的高嶺石顆粒則富集成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