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閃點和自燃點作為導熱油的安全性能重要指標, 用于度量運行中的導熱油遇明火發生燃燒或在空氣中自燃的傾向。經過對市場主要導熱油產品的樣品分析測試,閉口閃點不低于 100℃的要求全部可以達到,這是一項基本的安全要求,但是這一要求未必是安全的。對加熱前后的試樣進行qi相色譜分析,通過模擬蒸餾曲線確定試樣生成的低沸物和高沸物含量。而開式系統使用的產品,如閃點過低, 可能是安全的隱患。實際應用中,設備的膨脹罐因導熱油閃點和初餾點過低而著火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還應對開口閃點合理控制。L-QB240、L-QB280、L-Q B300 和 L-QC320 的開口閃點分別為 160℃、180℃、190℃和 200℃。
導熱油中含有較多水分或輕組分,溫度上升過快時,汽化的水分或輕組分體積瞬間膨脹,油氣混合物就會從高位槽冒出,造成溢油現象。導熱油系統開工調試階段要嚴防溢油現象的發生。其次對于供熱系統而言導熱油的穩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選取導熱油時一定要注意其穩定性。在開工調試時,要嚴格按照導熱油的升溫曲線進行緩慢升溫。一旦發生溢油現象,應盡快停止燃燒,將余火撤出爐膛,隔斷導熱油爐與循環系統,并將高位槽內的導熱油通過加熱爐放至低位槽。
有機導熱油的熱分解是由于導熱油溫度超過其熱分解(TD)極限溫度而引起的。超出設計操作條件,例如,過大的熱強度或流動受限制的地方,加熱表面溫度上升,高于熱分解極限溫度,會產生過熱。導熱油的發展在國外已有60多年的歷史,初的導熱油產于20世紀30年代初,是由美國Dow化學公司研制的Dowtherm。在此情況下,自裂化熱分解常常導致加熱表面結焦。在被氧化劑和雜質所污染的導熱油中,結焦更為加速。由氧化作用和腐蝕產物形成的游渣常常會降低加熱器中的流速,導致壁溫上升,超過TD極限,促使系統迅速結垢。當使用溫度在300~400℃時易發生熱裂解,在管道、設備內壁生成積炭,導致管道聚熱影響傳熱效率,管道內氧化油泥流動性差,加速傳導油老化失效,也使爐體,管道局部過熱,損害機械強度危及人身安全。
導熱油如遇停電該如何處理?
導熱油停電規則:
在生產過程中如遇停電,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如遇停電,應立即啟動導熱油保護裝置,將熱油爐內高溫導熱油置換出來,即使膨脹槽內低溫導熱油,利用液位差,經熱油爐流入貯油槽。
安裝導熱油爐必備以下兩點要求:
(1)為了防止突然停電造成的導熱油過熱損失,對供電非正常地區, 熱油爐房必須配備發電機組或柴油熱油泵。
(2)熱油爐房及工藝系統必須配備齊全的消費器材,并定期培訓操作人員的消費知識和滅火技能。更多資訊請關注:導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