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下面介紹毛巾在火災中的用途:
一、廚房內發生煤氣管道或液化氣管道漏氣起火時,用濕毛巾往火苗上迅速按壓,火即滅;或者廚師炒菜發生油鍋起火時,迅速用濕毛巾蓋在鍋口上,火即熄滅。
二、建筑發生火災,當處在上面樓層的人被火圍困而不能撤退時,可開啟窗戶,用搖動毛巾的方式以示室內有人,作為一種呼救的信號;或者把多條毛巾結成繩索,可以代替安全繩脫離困境。
三、在火災環境中,一條毛巾可以頂一個防毒面具,秘密在于毛巾具有防煙和隔煙的功效。
試驗證明,在濃煙的場所,用折疊8層的干毛巾可以濾掉10%~30%的一氧化碳,3~4分鐘內濾煙率約60%;或者將干毛巾折疊寢濕后再擰干,這樣濾煙率還會更好一些。但是,由于火災現場煙的顆粒大,附著在毛巾的網絡上,它的透氣能力也會隨著時間的延續而降低。
因此,正確防止煙塵和有毒氣體從口鼻吸入,并保證呼吸通暢的方法是:將干毛巾折成8層或者將干毛巾折疊寢濕后再擰干捂住口鼻,這樣吸入的煙塵和有毒氣體少,呼吸也順暢。
自然通風的原理
自然通風是以熱壓和風壓作用的不消耗機械動力的、經濟的通風方式。如果室內外存在空氣溫度差、或者窗戶開口之間存在高度差,就會產生熱壓作用下的自然通風。當室外氣流遇到建筑物時產生繞流流動,在氣流的沖擊下,將在建筑迎風面形成正壓區,在建筑屋頂上部和建筑背風面形成負壓區,這種建筑物表面所形成的空氣靜壓變化即為風壓。當建筑物受到熱壓、風壓同時作用時,外圍護結構各窗孔就會產生內外壓差引起的自然通風。由于室外風的風向和風速經常變化,導致風壓是一個不穩定因素。
1、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間門至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閉樓梯間的距離:一級二級25米,環形通道22米。設有自動噴水系統的建筑疏散距離可增加25%
2、樓梯間的首層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出口,當層數不超過四層時,可將對外出口設置在離樓梯間不超過15m處。
3、太平門應為推閂式外開門。
4、變壓器室與配電室之間的隔墻,應設防火墻。鍋爐房、變壓器室應設置在首層靠外墻的部位,并應在外墻上開門。首層外墻開口部位的上方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50m的窗。
照明燈具的光通量
消防應急照明燈具應急狀態下的光通量不能低于其標稱的光通量,且不小于50lm。疏散用手電筒的發光色溫在2500K 至2700K 之間。
系統自檢
系統持續主電工作48h 后每隔(30±2)d 自動由主電工作狀態轉入應急工作狀態并持續30s~180s,然后自動恢復到主電工作狀態。系統持續主電工作每隔一年自動由主電工作狀態轉入應急工作狀態并持續至放電終止,然后自動恢復到主電工作狀態,持續應急工作時間不少于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