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厭氧膠的固化
厭氧基進行自由基聚合反應時,其固化情況往往受被粘物質表面及接觸氧情況的影響。被粘物表面對厭氧膠的影響可以分為三類:清潔的銅、鐵、鋼、硬鋁等金屬表面能加速厭氧膠的固化,稱為活性表面;純鋁、不銹鋼、.鋅、鎘、鈦等金屬表面為非活性表面;某些經過陽極化、氧化或電鍍處理過的金屬表面對厭氧膠的固化有抑制作用。 在非活性表面和抑制性表面上使用厭氧膠時,先在表面上涂表面處理劑。表面處理劑主要由固化促進劑組成。熱塑性塑料和多孔性材料不宜用厭氧膠黏劑膠接。 厭氧膠的固化情況還與間隙大小有關,膠接面積愈大,間隙愈小,則固化速度愈快。膠縫一般小于0.25 mm。固化溫度對厭氧膠的膠接有明顯的影響。為了在低溫下加速固化厭氧膠,可以在被粘物表面上先涂促進劑。
厭氧膠的正確使用方法
1.不能用于大間隙的粘接與密封,通常間隙應小于0.25mm。
2.不適用于疏松材料或多孔材料的粘接。
3.若粘接面積越大,則間隙越小,固化越多。
4.厭氧膠的固化速度、粘接強度與被粘物的性質有關。活性表面(如潔凈的鋼、鐵、銅、錳、鋁合金等)固化速度快,粘接強度高;惰性表面(如純鋁、不銹鋼、鋅、鎘、金、玻璃、陶瓷、熱固性塑料等)固化速度慢,粘接強度低;滯性表面(如被粘表面已陽極化或氧化處理和電鍍等)不能粘接,必須經過表面處理,并涂上促進劑后,才能進行粘接。單面涂促進劑較好,過5min后再涂厭氧膠。
厭氧膠中的引發劑、促進劑和助促進劑形成氧化一還原體系引發單體聚合,使厭氧膠即便在室溫下也能快速固化.目前,關于厭氧膠的固化機理并不十分清楚。不同引發體系的作用機理差別也較大,不論如何,都是自由基聚合反應,簡述如下。 厭氧膠常用的引發劑為低活性的過氧化物。引發劑在低溫下可緩慢均裂產生自由基,自由基可引起單體發生聚合。
厭氧性膠粘劑的原理:
引發劑分解產生自由基,大量的氧起到阻聚的作用;當隔絕氧氣后,溶解于厭氧膠中的
微量氧被產生的自由基消耗盡,進而引發聚合,交聯固化。
厭氧膠的固化除了隔絕氧氣的自由基聚合,還有金屬離子存在的陰離子聚合反應,因此,固
化受被粘物表面性質和物理狀態的影響。活性表面:鋼、鐵、銅、錳、鋁合金等;惰性表面:
純鋁、不銹鋼、鋅、鉻、鎘、鈦、銀、金、玻璃、陶瓷等,需預涂表面活性劑加速;滯性表
面:某些陽極化、氧化或電鍍的表面,需預涂表面活性劑才能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