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福建省召開第三次土壤普查外業調查采樣和樣品檢測工作座談會
3月23—24日,福建省第三次土壤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省土壤普查辦”)在福州召開了第三次土壤普查(以下簡稱“土壤三普”)外業調查采樣和樣品檢測工作座談會,省土壤普查辦負責人及有關人員,省級質量控制實驗室、土壤三普外業調查采樣機構和樣品檢測機構等單位負責參加。
會上,與會人員針對調查采樣技術規程、土壤檢測方法、質控樣品、參比物質、技術培訓等方面進行了充分交流。 會議對下階段外業調查采樣和樣品檢測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規范參與行為。外業調查采樣和樣品檢測機構要做到“七個嚴禁”,即:嚴禁圍標串標賣標;嚴禁轉包分包轉讓;嚴禁出借資質資格;嚴禁通過中介獲取業務;嚴禁惡意競價壓價;嚴禁有違規、失信行為記錄機構參與;嚴禁損壞調換樣品、私自篡改數據。二是要提高調查質量。抓緊組織技術人員熟悉掌握土壤三普技術規程規范,盡快自行組織技術培訓,切實提高調查水平。三是要加強協調配合。各參與機構要積極配合國家、省級質量監督檢查、樣品流轉、質量控制、數據審核等工作,保障外業調查采樣和樣品檢測工作順利開展。
全程“質控檢測”,嚴把質量關口
切實做好外業調查采樣與內業檢測工作節點的銜接,是保證“土壤三普”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陜西省土壤普查辦通過層層篩選,選定5個實驗室共同承擔6個試點市縣及3個鹽堿地專項調查市縣“土壤三普”樣品制備工作,做到制樣、檢測分離,完成8497個土壤樣品制備工作。術業有專攻,樣品轉碼工作由3家省級質控實驗室,分別負責制定針對5家制樣實驗室的樣品流轉、轉碼工作計劃和實操演練。確定土壤三普樣品轉碼工作統一在制樣實驗室實施,減少了運輸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了統一的規范技術流程和要求。按照第三次土壤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的陜西省入圍土壤三普檢測實驗室名單,并結合實際情況,由陜西省土壤普查辦統籌安排,終確定16個檢測實驗室共同承擔6個試點市縣及3個鹽堿地專項調查縣“土壤三普”樣品檢測任務。本次試點工作涉及土壤檢測樣點共6092個,其中包含表層樣點5939個,剖面樣點153 個。參與本次試點工作的16家檢測實驗室,圓滿完成了“土壤三普”試點市縣土壤樣品檢測工作,形成了由外業調查采樣-內業測試分析-成果匯交組成的一條龍技術模式,總結出試點檢測工作全流程,實現了“大練兵”的目的,更為今后開展的“土壤三普”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定量的植被狀況空間信息主要通過遙感影像數據的計算獲取植被指數和生物物理參數,包括化植被指數(NDVI)葉面積指數(LAI)郁閉度(CC)等。其中,NDVI是土地覆蓋植被狀況應用廣的一種遙感指標,能夠檢測植被生長狀態植被覆蓋度和消除部分輻射誤差等,定義為近紅外通道與可見光通道反射率之差與之和的商。其計算公式為4植被變量的表征與數據處理式中,指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匯流面積,面積為mβ表示坡度(弧度)。TWI=ln其中,地形濕度指數的計算公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