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電磁輻射檢測方法
工作場所監測
1、當電磁輻射體的工作率低于300MHZ時,應對工作場所的電場強度和特性:波粒的輻射強度分別測量,當電磁輻射體的工作頻率大于300MHZ時,可以只測電場強度。
2、測量儀器應晝選用全向性探頭的場強儀或漏能儀。使用非全向探頭時,測量期間必須不斷調節探頭方向,直至測到場強值。
3、儀器設備頻率響應水均勻(jūn yún)度和度應小于±是3bB。
4、測量儀器探頭應晝置于沒有工作人員存在時工作員的實際操作控制位置。
電磁輻射檢測方法
環境監測(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1、環境中的電磁輻射大多可視為平面波,因此只需測電場強度。但在不能當成平波的場所,需對電場強度和特性:波粒的輻射強度分別測量。
2、測量儀器可以用干擾場強儀,頻譜儀,微波接受機等,測量誤差應小于±3bB,頻率(frequency)誤差應小于被測頻帶中心頻率的1/50。
3、針對某一輻射體的特定環境測量,應依據所測輻射體的天線(解釋:一種變換器)類型,在距該天線2000m以內大輻射方幾上選點測量或根據輻射方向圖,分方位選點測量。南通環境檢測中心是指通過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測定,確定環境質量(或污染程度)及其變化趨勢。環境監測的主要手段包括物理手段、化學手段、生物手段。
4、對于一般的電磁輻射(Radiation)環境監測(environmental monitoring)布點,通常可依主要交通干線為基準,以一定的間距劃分網格進行測量。
5、測點應選在開闊地段,要避開電力線、高壓線、電話線、樹木以及建筑物(building)等的影響。南通環境檢測中心是通過對人類和環境有影響的各種物質的含量、排放量的檢測,跟蹤環境質量的變化,確定環境質量水平,為環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礎和保證。簡單地說,了解環境水平,進行環境監測,是開展一切環境工作的前提。是指通過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測定,確定環境質量(或污染程度)及其變化趨勢。環境監測的主要手段包括物理手段、化學手段、生物手段。
射頻電磁輻射是指工作頻率在100kHz~300GHz的高頻、起高頻、微波等的電磁場。
射頻電磁輻射產生來源包括:廣播電視發射塔、移動信號、通訊站、雷達探測系統、路由器、微波爐、電磁爐、高頻淬火、金屬的高頻熔煉及焊接等。
射頻電磁輻射的危害:長期較大程度的接觸,會引起人體腦電圖的改變,系統功能紊亂,常見的包括心悸、胸悶,竇性心率不齊等癥狀,其次還可能影響功能。
射頻電磁輻射執行標準:
《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部分:物理因素》GB/T 18204.1-2013
《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HJ/T10.2-1996
《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監測方法(試行)》HJ681-2013
《高壓架空輸送電線、變電站、工頻電場和磁場測量方法》DB/T988-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