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國內工業機器人發展及現狀:
我國的工業機器人從80年代“七五”科技攻關開始起步,在國家的支持下,通過“七五”、“八五”科技攻關,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機器人的操作機的設計制造技術、控制系統硬件和軟件設計技術、運動學和軌跡規劃技術、生產了部分機器人的關鍵元器件,開發出噴漆、焊弧、點焊、裝配、搬運等機器人;其中有130多臺配套噴漆機器人在二十與家企業的近30條自動噴漆生產線上獲得規模應用,弧焊機器人已應用在汽車制造廠的焊裝線上。谷歌、微軟、英特爾、思科等一大批信息技術領域的頂jian企業紛紛布局機器人產業2。
我們如何對機器人征稅?
億萬富翁、慈善家比爾·蓋茨近期在接受Quartz的采訪時提出讓機器人納稅。2015年中國控制器市場規模達23.1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工業機器人控制器占比15%,約3.5億元。比爾蓋茨解釋說,按照我們現在趨勢,工人賺取的收入需要繳納所得稅,但當他們的工作被機器人取代那國家就少了所得稅的收入。他覺得好的解決方案是對機器人征收它所取代的人類工人類似水平的稅。
對機器人征收的稅可以被用來支持和培訓那些失業的工人,終究使他們轉移到新的就業模式。這是面對復雜的全球問題提出的誘人。
未來機器人行業零部件將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呢?
《中國制造2025》規劃總體部署了機器人零部件行業的目標,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及驅動器、控制器的性能、精度、可靠性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在六軸及以上工業機器人中實現批量應用,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禮儀機器人對不同任務和特殊環境的適應性,也是機器人與一般自動化裝備的重要區別。該規劃針對6自由度及以上工業機器人用關鍵零部件性能、可靠性差,使用壽命短等問題做了詳解。規劃中提到可以從優化設計、材料優選、加工工藝、裝配技術、制造裝備、產業化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多方面提升高精密減速器、高的性能機器人伺服電機和驅動器、高速、性能控制器、傳感器、末端執行器等五大關鍵零部件的質量穩定性和批量生產能力,突破技術壁壘,打破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