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要求所設計的程序可讀性要好。這不僅便于程序設計者加深對程序的理解,便地調試,而且,還要便于別人讀懂你的程序,便于使用者維護。必要時,也可使程序推廣。要使程序可讀性好,所設計的程序就要盡可能清晰。要注意層次,實現模塊化,以至于用面向對象的方法進行設計。要多用一些標準的設計。再就是I/O分配要有規律性,便于記憶與理解。必要時,還要做一些注釋工作。內部器件的使用也要講規律性,不要隨便地拿來就用。
PLC系統接地要求比較嚴格,有獨立的接地系統,還要注意與PLC有關的其他設備也要可靠接地。多個電路接地點連接在一起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電流,導致邏輯錯誤或損壞電路。
而產生不同的接地電勢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接地點在物理區域上被分隔的太遠, 當相距很遠的設備被通信電纜或傳感器連接在一起的時候,電纜線和地之間的電流就會流經整個電路,即使在很短的距離內,大型設備的負載電流也可以在其與地電勢之間產生變化,或者通過電磁作用直接產生不可預知的電流。
在不正確的接地點的電源之間,電路中有可能產生毀滅性的電流, 以至于破壞設備。
PLC系統一般選用一點接地方式。為了提高抗共模干擾能力,對于模擬信號可以采用屏蔽浮地技術,即信號電纜的屏蔽層一點接地,信號回路浮空,與大地絕緣電阻應不小于50MΩ。
PLC控制著一個復雜系統,所能看到的是上下兩排錯開的輸入輸出繼電器接線端子、對應的指示燈及PLC編號,就像一塊有數十只腳的集成電路。任何一個人如果不看原理圖來檢修故障設備,會束手無策,查找故障的速度會特別慢。
鑒于這種情況,我們根據電氣原理圖繪制一張表格,貼在設備的控制臺或控制柜上,標明每個PLC輸入輸出端子編號與之相對應的電器符號,中文名稱,即類似集成電路各管腳的功能說明。
有了這張輸入輸出表格,對于了解操作過程或熟悉本設備梯形圖的電工就可以展開檢修了。但對于那些對操作過程不熟悉,不會看梯形圖的電工來說,就需要再繪制一張表格:PLC輸入輸出邏輯功能表。該表實際說明了大部分操作過程中輸入回路(觸發元件、關聯元件)和輸出回路(執行元件)的邏輯對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