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皮膚蠅蛆病: 以紋皮蠅和牛皮蠅幼蟲所致的病例多。當雌蠅產卵于人的毛發或衣服上,孵出的幼蟲鉆入皮內,在皮下移動,停留時使該處形成樣腫塊,經幾天后再繼續移行, 如此反復周期性出現,后向表皮移動并開一小孔,幼蟲可從小孔中逸出或被人用手擠出。人通常1~2條。因此,城市滅蚊不僅是保障居民健康的需要,也是提高投資環境質量的需要,具有間接經濟效益。部位以頭、胸部多。個別病例幼蟲可移行到 深部組織器1官如胸腔、腹腔、眼、腦等。由皮蠅所致人體病例在國內已報道250余例,多為1齡幼蟲,2、3齡幼蟲少見。胃蠅1齡幼蟲可鉆入人體皮內并移行, 鑿成一條曲折的隧道,呈現條紋狀匍形疹。在隆起的末端可用針挑出蟲體。國內報道由黑角胃蠅、赤尾胃蠅和腸胃蠅致人體皮膚蠅蛆病十余例。分布于美洲的人膚蠅和分布于非洲的嗜人瘤蠅,其幼蟲對人的侵害與皮蠅相似,在皮膚的鉆入部位形成樣腫塊,但不移行。
滅蠅幼蟲。已孳生蠅幼蟲,可用水浸或使用殺蟲劑毒1殺。
各種殺蟲劑滅蠅幼蟲的使用濃度和用量,例如:敵1百蟲0.1-0.2%水溶液,敵敵1畏0.05%乳劑,倍硫磷0.1%乳劑,殺螟松0.3%乳劑,馬拉1硫磷0.2%乳劑,諾畢速滅松100-200倍稀釋液等,每平方米噴灑500-1000毫升,對殺滅蠅幼蟲效果都很好。蠅類的活動主要受溫度和光照的影響,如家蠅在4~7℃僅能爬動,20℃以上才比較活躍,在30~35℃時活躍。
幼蟲主要孳生在家禽、家畜的糞便上,或垃圾堆處。由于幼蟲的呼吸孔沒有防水結構,所以怕水,不能在液體浸泡
的物體上生長。為害性:傳播痢疾、、肺、脊髓皮炎等疾病,還會引起人、畜蠅蛆病。
蒼蠅孳生、繁殖的主要環境條件就是糞便、垃圾、飼料、動物尸1體等有機物質,因此,消滅蒼蠅必須搞好廁所、牲畜
棚圈的衛生,如貯糞池或化糞池的密封貯存,有機垃圾的及時外運處理等。還要對一些易招引蒼蠅孳生的行業,
如飲食、皮毛加工、糧食加工、釀造制醬等行業,加強防蠅滅蠅的措施,經常做好清潔、衛生工作。
災后注意:蚊蠅會傳播乙型腦炎、痢疾等病,要注意環境衛生,清掃衛生死角,不隨地大小便,垃圾要固定地點堆放。蚊子的危害一是傳病:蚊蟲可傳播多種疾病,如中華按蚊傳播瘧1疾,三帶喙庫蚊、淡色庫蚊傳播乙1腦,埃及伊蚊、白紋伊蚊傳播登革熱,嗜人按蚊傳播絲蟲病等,對人類危害極大。防止蚊蟲叮咬,晚上睡覺要掛蚊帳,如果發現發高熱、嘔吐、脖子發硬等情況,要及時找醫生。要做好個人防護,露宿或夜間野外勞動時,防蟲褲腳要緊扎,暴露的皮膚要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驅蚊藥。
管好家禽家畜,豬、狗、雞應圈養,不讓其糞便污染環境及水源,豬、雞糞發酵后再施用,死禽死畜要消毒后深埋;帳篷要建在地勢較高、干燥向太陽的地方,在周圍挖防鼠溝,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2%乳劑,諾畢速滅松100-200倍稀釋液等,每平方米噴灑500-1000毫升,對殺滅蠅幼蟲效果都很好。床鋪應距離地面30厘米以上,不要睡地鋪,減少人與鼠、蚊等媒介的接觸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