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據統計,預制菜相關企業從2018年的8000家激增到2022年超7.6萬家。市場規模從2017年約1000億元增長到2021年超過3000億元。行業業態也是各式各樣,既有傳統連鎖餐飲企業、大型商超、便利店,也有新型零售(生鮮電商、社區團購、新型火鍋超市)及直播平臺等。 據艾媒咨詢調查,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同比增長19.8%,到2025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或將突破8000億元。 2022年4月,央視新聞報道,3月預制菜銷售額同比增長超,形勢為嚴峻的上海地區近半個月的同比增幅超過250%。4月以來,Wind預制菜指數整體漲幅已經超11%,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5%,預制菜板塊明顯跑贏大盤 。8月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堂食中使用預制菜未告知事件被點名。
無論是傳統堂食,還是互聯網加持下的外賣,隨著時間推移,預制菜在上述行業的競爭將日趨激烈。如何激發預制菜市場活力?關鍵要圍繞“成本、品質、效率”三大競爭力展開布局。這其中成本直觀。預制菜通過工業化生產,降低中式菜肴成本,這是預制菜未來可期的一個投資邏輯。預制菜品質的是技術研發。目前,整個產業的技術難點主要在中式菜肴加工手法多樣性的上。除了燜、燴、燉、醬等現有技術可以工業化外,很多如爆、烹、熘、烤等工藝工業化難度較大,直接反映在菜品口感上,進而影響菜品品質。
打造高標準的預制菜,還需要推動預制菜產業按照市場規律優化布局,可以總結為“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因素。“天時”是指原材料產地優勢。產地的勞動力、能源、用地等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綜合成本優勢明顯。預制菜是特色農產品產區提質增效、延伸產業鏈、發展農產品倉儲流通及加工業的抓手,也是鄉村振興的朝陽產業,企業可據此布局。“地利”是指主打效率和成本結合的銷地端預制菜市場。可在B端餐飲半成品、精加工原材料等保存期短、配送響應及時的預制菜產品供應方面重點發力,通過構建及時配送網絡,實現訂單快速、響應,通過幫助客戶提升供應鏈周轉率、簡化管理來降低綜合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這類體系是在已成型的農產品流通系統上構建預制菜體系,優化結構,升級服務。
在園區硬件建設方面,高標準配套預制菜產業園基礎設施,優惠用地政策,用多種模式助力入園企業加大固定資產投入。同時,要針對行業特殊性,在環境條件、廠房建設、生產設備、倉儲流通設備、檢測設備等方面進行規范,統一產品操作及配送服務流程,為行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在園區硬件建設方面,高標準配套預制菜產業園基礎設施,優惠用地政策,用多種模式助力入園企業加大固定資產投入。同時,要針對行業特殊性,在環境條件、廠房建設、生產設備、倉儲流通設備、檢測設備等方面進行規范,統一產品操作及配送服務流程,為行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