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轉底爐結構簡介:
爐體:轉底爐外殼結構由鋼板和型鋼焊接而成,爐體由鋼板密焊制成圓型,下部空間安裝有轉盤支撐,旋轉主軸,爐體下部底板上安裝有調速電機和變速器,通過傘型齒輪與主軸連接,轉盤可以在20—60分鐘旋轉任意調速。
爐襯:轉底爐采用扇形輕質節能耐火保溫磚和硅酸鋁纖維節能爐襯,發熱元件按均溫布置在四周和底部槽內。
爐門:爐門采用不銹鋼板材質,高純纖維保溫,爐門開啟操作便利,關閉時整個轉底爐為一個圓形整體,爐門密封性能增強,采用不繡鋼制成轉盤承載工件,操作人員可以任意堆放工件。
溫控系統:轉底爐的溫度控制部分采用微電腦自動控制溫度,控溫精度高、操作簡單、由數顯顯示設定溫度值和爐內溫度值,并由XWG電子電位差計自動記錄工藝曲線,并帶有超溫報警功能。整個控制系統運行精度高、節能、無噪音、無超調和滯后現象、可靠性極高,為國際上先進的控溫系統。
轉底爐含碳球團煉鐵關鍵技術
1 含碳球團成球技術冷固結含碳球團是實現轉底爐直接還原工藝的關鍵因素,具有與一般氧化球團和塊礦不同的還原方式,是靠內部碳進行自身直接還原,無需外部提供還原劑。還原產生的CO 在球團周圍形成自封閉作用,一定程度上隔絕了球團內部與環境氣氛,因而使球團可在氧化性氣氛下進行還原反應。
含碳球團制造所采用的研磨、配料、混合設備必須保證球團的化學成分準確及礦煤的均勻混合,煤粉的粒度應在0.25 mm 以下,礦粉粒度小于0.1mm。還原劑用煤一般為沒有煙煤,要求固定碳>75%,揮發分<20%,低灰分,低硫。揮發分高,球團還原后強度差,不能滿足熔分爐的要求。
冷固結含碳球團應滿足恰當的物理和力學性能,在輸送、加熱、還原的過程中粉化率低。為達到這一要求,首先必須選用合適的特殊粘結劑配方,其次采用合理的造球技術。傳統造球技術多采用圓盤滾球機,對原料粒度要求比較高,因此需要配備相應規格的磨料設備。目前所采用的對輥壓球技術對原料粒度要求相對較低,生產率高,球團強度好。美國動力鋼公司原來采用滾球技術,后來也改為壓球技術。目前所生產的含碳球團的強度指標一般為:濕球0.5 m 落下次數4~7 次,濕球抗壓6~7 kg/個;干球1 m 落下次數10~15 次,干球抗壓75~95 kg /個。完全可以滿足轉底爐生產的要求。
轉底爐熔融還原煉鐵存在的主要問題仍在于轉底爐薄層爐料操作導致整個工藝的生產率低。目前為止大的轉底爐單爐產量是動力鋼公司的年產60 萬t 金屬化球團,這樣的產量不足以進入鋼鐵生產主流程。目前轉底爐熔融還原煉鐵主要應用于:(a)為電爐短流程提供熱裝鐵水;(b)鋼鐵廠粉塵回收利用;(c)特殊礦綜合利用。如何解決厚料層的還原是實現提高生產規模的關鍵,我們正在致力于這方面的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