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抱箍試驗為了保證施工安全,檢驗抱箍的承載力是否能夠滿足蓋梁施工荷載要求,在蓋梁施工前要進行抱箍試驗。
(一)、試驗柱澆筑在橋梁墩柱施工前預先澆筑試驗柱,試驗柱直徑與墩柱直徑相同,南坑高架橋試驗柱直徑1.4m,高度2.5m,在試驗柱立模之前對地面進行壓實、硬化處理,模板要打磨干凈,試驗柱內配筋與墩柱配筋相同,保護層厚度按設計6cm預留,采用C35砼澆筑,澆筑過程砼要振搗密實。澆筑完畢后要及時對砼進行養護處理。
(二)、抱箍安裝抱箍設計高度50cm,由直徑1.4m兩個半圓通過20根M24高強螺栓連接而成,抱箍體鋼板厚度16mm,設計大承載力1340kN。抱箍具體構造圖8。等試驗柱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抱箍試驗。試驗時將成對的抱箍安裝在試驗柱墩柱上,抱箍與墩柱砼之間加2-3mm橡膠墊塊,增大抱箍與墩柱砼之間的摩擦力,抱箍使用20根M24高強螺栓連接,螺栓的扭緊力矩達到抱箍計算所得的力矩值。圖8抱箍構造圖
(三)、液壓油頂的選擇與安裝由抱箍計算過程可知單個抱箍承受的荷載為636.48kN。試驗時加載量為蓋梁施工中受力大(經計算蓋梁兩側墩柱上的抱箍承受壓力大)的抱箍的承載力的1.5倍,即為954.72kN。所以選擇兩臺50t(500kN)液壓千斤頂(有壓力顯示表)。將兩臺液壓千斤頂安裝在兩抱箍之間(如圖9所示),固定牢固,保證千斤頂垂直度。圖9抱箍試驗示意圖
(四)、承載力試驗檢查確認抱箍螺栓扭緊和千斤頂安裝牢固后,兩臺液壓千斤頂同時慢慢加壓開始抱箍承載力試驗,加壓時時刻注意千斤頂壓力表讀數,保證兩臺千斤頂壓力基本一致,不得偏壓。慢慢加載至500kN的壓力,加載過程中觀察抱箍與墩柱之間的相對滑動情況,以及抱箍的變形情況,若沒有上述兩種情況或者抱箍滑動和變形都很小,則抱箍承載力滿足蓋梁施工要求。反之,抱箍要重新設計,加大承載能力。保證蓋梁施工所需承載力要求,確保施工安全。
鋼板樁租賃鋼板樁支護當基坑較深、地下水位較高且未施工降水時,采用板樁作為支護結構,既可擋土、防水,還可防止流砂的發生。板樁支撐可分為無錨板樁(懸臂式板樁)和有錨板樁。常用的鋼板樁為U型鋼板樁,又稱拉森鋼板樁。板樁施工要正確選擇打樁方法、打樁機械和流水段劃分,以保證打設后的板樁墻有足夠的剛度和防水作用。打樁方法的選擇鋼板樁打入法一般分為單獨打入法、雙層圍檁插樁法和分段復打法。 鋼板樁單獨打入法適用于樁長小于10m,且工程要求不高的鋼板樁支撐施工。
雙層圍檁插樁法是在樁的軸線兩側先安裝雙層圍檁(一定高度的鋼制柵欄)支架后,將鋼板樁依次鎖口咬合全部插入雙層圍檁間。
分段復打法是在板樁軸線一側安裝好單層圍檁支架,將10~20塊鋼板樁拼裝組成施工段插入土中一定深度,形成一段鋼板樁墻,即屏風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