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建設備用充填系統,充填站,大幅度地提高了初期充填固定資產投資;
立式砂倉的充填能力降低,由于每批倉頂注(泵)入的尾砂通常需要3~4h自然沉淀澄清,為確保倉頂溢流不跑混,每次注入時間不宜過長,故嚴重影響立式砂倉倉底的放砂能力,據統計,對于一座1000m3容積的立式砂倉,其充填能力僅為250~400m3/d,難以滿足規模較大的礦山充填要求;立式砂倉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一種用于水砂充填的主要構筑物,通常由直徑8~10m、高度18~20m的圓柱形與及底部半球體或帶一定錐角的錐體組成。
倉頂溢流水不符合工業水重復利用要求,無法形成工業水閉路循環系統,銅礦充填站,減少污水排放量。鑒于上述原因,要想完善立式砂倉充填技術,必須妥善解決立式砂倉倉頂的液固分離問題。
立式砂倉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一種用于水砂充填的主要構筑物,通常由直徑8~10m、高度18~20m的圓柱形與及底部半球體或帶一定錐角的錐體組成。其充填系統呈縱向布置,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先將礦體劃分為盤區,尾沙膠結充填站,盤區內劃分礦段,以礦段為回采單元。立式砂倉的充填能力降低,采空區充填站,由于每批倉頂注(泵)入的尾砂通常需要3~4h自然沉淀澄清,為確保倉頂溢流不跑混,每次注入時間不宜過長,故嚴重影響立式砂倉倉底的放砂能力,據統計,尾沙漿充填站,對于一座1000m3容積的立式砂倉,其充填能力僅為250~400m3/d,難以滿足規模較大的礦山充填要求。
充填站使用的主要設備為高濃度攪拌槽和螺旋輸送機。高濃度攪拌槽其主要特點是螺旋槳式葉輪直徑加大,循環筒直徑大于槽體內徑的三分之一,循環筒上的開孔數及孔徑都有所增加,提高了各孔的循環礦漿量(尾礦混合物)。
充填站方式有好多種,金屬充填站方式大體有三類,原矸充填、似膏體充填以及高水材料充填。不同的充填方式從設計開始,膏體充填站項目總承包,就應該考慮系統構成。作為回采過程巾的通風、人行井和充填采窄區的充填井,在人工頂柱下面參照深孔抵抗線尺寸,形成深孔鑿巖巷道硐室。原矸充填大多在工作面進行,主要是考慮矸石運輸、充填方式等,煤礦充填全套設備,似膏體充填大多從地面施工立孔輸料,其他的充填方式有采用泵送的,也有采用風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