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激光的防護措施
1.激光防護鏡防護原理激光防護鏡可分成吸收型、反射型和復合型3類。
(1)吸收型:吸收型防護鏡失意吸收某一波長或某幾個波藏的大部分光能來實現防護的,實在玻璃或聚碳酸酯塑料中加入大量染料制成。染料能吸收一種或幾種特定波長的激光而允許其他波長的光通過,從而實現有效防護。
(2)反射型:按照反射的方式,反射型激光防護鏡可分為干涉型和衍射型2種。
①干涉型防護鏡實在玻璃基底上蒸鍍多層質膜,有選擇地反射某一種或某幾種特定波長的激光而實現防護的。
②衍射型防護鏡是由重絡酸鹽明膠或光敏聚合物膜層制成的全息光學元件,利用后向衍射原理實現對激光的反射而進行防護的。
(3)復合型:復合型激光防護鏡是一種或多種染料加到基體中,然后在其上蒸鍍多層介質反射膜層而制成。由于這種防護鏡將吸收型防護鏡及反射型防護鏡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因而在一點程度上改善 了激光防護性能。
激光防護的具體辦法
想要做好激光設備的防護,就需要在激光設備上要設置醒目的標識牌,標識牌上要注明警示的文字,比如“激光危險,嚴禁靠近'. 對于激光設備的內部光路系統要盡可能地使用相應材質的額密封套來進行封閉,從而避免直接照射情況的發生。 對于使用激光設備的工作臺上要盡可能使用玻璃材質或者其他可屏蔽光纖的物體。 對于不能完全封閉的激光系統,那么就需要讓使用者著裝可屏蔽吸收光線的工作服和頭套。 對于激光設備使用的場地一定要嚴格按照規范流程設置防護柵欄和隔離設施。從而防止非工作人員的誤入。 在使用激光設備前后,一定要做好激光設備的巡檢工作。避免激光設備出現光照故障的問題產生。
激光防護安全標準
1960年誕生激光器以后,1963年就有人根據測得的視網的膜和皮膚的損傷閾值,提出激光器了很大允許照射量,隨后世界上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安全標準達二、三十種以上(其中以美國的很多),但由于對操作閾的理解不同(是用顯微鏡能檢查細胞損傷,是用檢眼鏡能看到損傷,還是可覺察的視覺功能下降),損傷閾是根據急性反應還是慢性反應,安全因素是取10還是1000等原因,使得提出的安全標準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