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交換機的數據傳送方式
通過交換的方式進行的數據傳輸,其實就是交換機的數據傳送的方式。之前的集線器,更多是利用共享的方式,來對數據進行傳輸,沒有辦法從通訊的速度上進行要求。集線器的共享方式,也就是常說的共享式網絡,以集線器作為連接設備并且只 有一個方向的數據流,因而網絡共享的效率非常低。相對而言,交換機能夠對連接到自身的各臺電腦進行相應的識別,通過每臺電腦網卡的物理地址也就是常說的MAC地址,來進行記憶和識別。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就不用再進行廣播尋找,而能夠直接將記憶的MAC地址找到相應的地點并且通過一個臨時性專門用來的數據傳輸通道,來完成兩個節點之間不受外來干擾的數據傳輸的通信。由于交換機還具有全雙工傳輸的方式,所以也可以對于多對節點間通過同時建立臨時的專門用的通道,來形成一個立體且交叉的數據傳輸通道結構。
交換機的信元交換
ATM技術采用固定長度53個字節的信元交換。由于長度固定,因而便于用硬件實現。ATM采用專門的非差別連接,并行運行,可以通過一個交換機同時建立多個節點,但并不會影響每個節點之間的通信能力。ATM還容許在源節點和目標節點建立多個虛擬鏈接,以保障足夠的帶寬和容錯能力。ATM采用了統計時分電路進行復用,因而能大大提高通道的利用率。ATM的帶寬可以達到25M、155M、622M甚至數Gb的傳輸能力。但隨著萬兆以太網的出現,曾經代表網絡和通訊技術發展的未來方向的ATM技術,開始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
交換機的可擴展性
插槽用于安裝各種功能模塊和接口模塊。由于 每個接口模塊所提供的端口數量是一定的,因此插槽數量也就從根本上決定著交換機所能容納的端口數量。另外,所有功能模塊(如超級引擎模塊、IP語音模塊、 擴展服務模塊、網絡監控模塊、安全服務模塊等)都需要占用一個插槽,因此插槽數量也就從根本上決定著交換機的可擴展性。
交換機的堆疊模式
堆疊是指將一臺以上的交換機組合起來共同工作,以便在有限的空間內提供盡可能多的端口。多臺交換機經過堆疊形成一個堆疊單元。堆疊與級聯這兩個概念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堆疊可以看作是級聯的一種特殊形式。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于:級聯的交換機之間可以相距很遠(在媒體許可范圍內),而一個堆疊單元內的多臺交換機之間的距離非常近,一般不超過幾米;級聯一般采用普通端口,而堆疊一般采用專門的堆疊模塊和堆疊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