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農村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去除有機物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賴于設備中的AO生物處理工藝。其工作原理是在A的級,由于污水有機物濃度很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的有機氮轉化分解成NH3-N,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將NO2-N、NO3-N轉換成N2,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NH3-N合成新的細胞物質。
所以A的級池不僅擁有有面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有利于硝化作用的進行,而且依靠原水中存在的較高濃度有機物,完成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的富營養化污染。在O級,由于有機物濃度已大幅度降低,但污水處理設備仍有一些量的有機物及較高NH3-N存在。
為了使有機物得到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完成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在O級設置有機負荷較低的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池,在O級池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氧型細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自氧細菌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或空氣中的CO2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NO2-N、NO3——NO級池的出水流到A的級池,為A的級池提供電子接受體,通過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污染。
污水處理典型的工藝——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A/O)
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池與回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厭氧發酵菌的作用下,廢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機物(如VFA),并以PHB的形式貯存在體內,其所需的能量來自聚磷鏈的分解。隨后,廢水進入缺氧區,反硝化細菌利用廢水中的有機基質對隨回流混合液帶入的NO3- 進行反硝化。
廢水進入好氧池時,廢水中有機物的濃度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過分解體內的PHB而獲得能量,供細菌增殖,同時將周圍環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體內,并以聚磷鏈的形式貯存起來,隨后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統。系統中好氧區的有機物濃度較低,正有利于該區中自養硝化菌的生長。
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不同種類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的功能;工藝簡單,水力停留時間較短;SVI一般小于100,不會發生污泥膨脹;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為2.5%以上;厭氧-缺氧池只需輕緩攪拌,使之混合,而以不增加溶解氧為度;沉淀池要避免發生厭氧-缺氧狀態,以避免聚磷菌釋放磷而降低出水水質和反硝化產生N2而干擾沉淀;脫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響,除磷效果則受回流污泥中挾帶DO和態氧的影響,因而脫氮除磷效果不可能提高。
鄉村污水的水量有何特點?
由于鄉村人均綜合用水量較低,故村鎮污水總量較小,但由于村民居住生活習慣相近,其用水時間相對集中,-般于每日早、中、晚飯期間出現用水高峰,而夜間居民生活生產活動較少,導致夜間村鎮污水排放量較低,部分小型村鎮夜間污水排放量接近于零。該生活特點,導致鄉村排水變化系數較大,日變化系數可達,對污水處理設施的抗水力沖擊負荷有較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