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在軋制二切分時常出現以下問題: ⑴軋制成品的兩根不一樣大,①一邊比一邊大,則是可以調節15H進口是否預切偏,切向進口導輥的調節過大,再檢查兩頭的輥縫是否一致等;②出現16H到17H次之間右邊高左邊低,17H到18H右邊低左邊高現象,首先檢查17H軋輥的兩頭輥縫是否一直,在檢查18H的軋輥輥縫。高溫坯料軋制時,導衛板需淋水冷卻,同時承受強烈磨損、沖擊和壓拉應力的綜合作用。 ⑵出現二切分導衛粘鋼的現象時,可以看一下冷卻是否良好,如,冷卻良好,可以看一下,軋制線的軋槽是否太老了。15H、16H,從而造成切分帶變大,造成刀片兩邊粘鋼,從而不能保證軋制線的順利軋制,從而可以考慮一下導衛的切分輪是否有破口等。 ⑶在軋制過程中,調整可以看成品來進行調整,基本在3—4小時對軋機進行軋制調整,基本一次調整量在可以20—30絲左右,以保證 料型的基本正常,才能達到順利軋制。
穿孔機用的導衛裝置,其表面不僅受到很大的摩擦,而且受很強的熱沖擊。導衛板襯板選用整體鉻鎳鉬合金結構,用螺釘機械緊固方式將其固定在導衛基體上,也就是用機械的方式將鉻鎳鉬合金復合在普碳鋼基體上,固定導衛板的沉頭螺栓要求聯接牢固,螺栓頭沉入導衛襯板表面5mm為標準。導衛裝置由于與高溫的加工材料接觸,其溫度高達900℃,同時,又由于被水冷卻,故當穿孔完畢、管坯通過后,導衛裝置又降溫到150℃左右。因此,每穿軋一根管坯,導衛裝置的溫度如此反復變化。過去,采用耐熱性和耐磨性良好的24Cr—3Ni鋼或35Cr—35Ni鋼等高合金鋼作為導衛裝置的材料。但是,近來隨著管坯材料的高合金化和軋制條件的惡化,上述材料的導衛裝置已不能滿足要求,存在的主要問題
導衛板是鋼材軋制生產線上重要的輔助裝置,它主要用于誘導、夾持 軋件(鋼絲)順利通過。目前,在國內有關軋鋼資料中,難以找到比較完整的機架聞出口導衛扭轉角度值的理論計算方法,尤其難以查找到比較接近實際扭轉角度值的資料介紹。導衛板工作時與高溫(1100℃)、高速(6m/s)軋件直接滑動接觸,雖然有冷卻水強制降溫,但經現場檢測,導衛板工作面的溫度 可達300℃。這要求導衛板具有較高的耐磨性,抗熱疲勞性和沖擊韌性。盡管現有導衛板的制作材料一般是具有很高硬度(63HRC)和良好耐磨性的激冷鑄 鐵,但其磨損破壞仍然非常嚴重。基于導衛板用材的特殊工況,導衛板材料的及改良顯得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