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高頻感應加熱設備的特點和優勢感應加熱的主要優點是:
①不必整體加熱,工件變形小,電能消耗小。②無公害。③加熱速度快,工件表面氧化脫碳較輕。④表面淬硬層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易于控制。⑤加熱設備可以安裝在機械加工生產線上,易于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便于管理,且可減少運輸,節約人力,提高生產效率。⑥淬硬層馬氏體組織較細,硬度、強度、韌性都較高。⑦表面淬火后工件表層有較大壓縮內應力,工件破斷能力較 高。即便是使用電爐等電能加熱方式,雖然無污染,但仍然存在著效率低、成本高、加熱速度慢等缺點。
感應加熱熱處理也有一些缺點。與火焰淬火相比,感應加熱設備較復雜,而且適應性較差,對某些形狀復雜的工件難以保證質量感應加熱廣泛用于齒輪、軸、曲軸、凸輪、軋輥等工件的表面淬火,目的是提高這些工件的耐磨性和破斷的能力。汽車后半軸采用感應加熱表面淬火,設計載荷下的疲勞循環次數比用調質處理約提高10倍。它和高頻淬火電源感應器的關系,類似于變壓器的一次繞組與二次繞組。
高速鋼的高頻淬火加熱,淬火加熱時間,高速鋼工具的淬火加熱時間以工具的有效厚度誠意加熱系數來計算。加熱系數只是以單肩加熱來計算加熱時間的依據,在實際生產大量裝爐時,必須考慮到加熱爐的類型、結構、功率、裝卡量大小、予熱情況等因素來確定終的加熱保溫時間。高速鋼淬火加熱時,要達到碳化物比較充分的溶解,得到較高的奧氏體化成度,淬火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都很重要,只是溫度的作用更大一些。間接測量是用小的鉆削量生產加工稀有金屬試樣,隨后在圓度儀上測量試樣的圓柱度來點評。
焊管機組的成型速度受到高頻焊接速度的制約,一般來說,機組速度可以開得較快,達到100米/每秒,世界上已有機組速度甚至于達到400米/每秒,而高頻焊接特別是感應焊只能在60米/每秒以下,超過10mm的鋼板成型,國內機組生產的成型速度實際上只能達到8~12米/每秒。在功率元件上,更是從耗能大、效率低、工作電壓高、輻射量較大的電子管,一代代地經晶閘管、場效應管(MOSFET),發展到了IGB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
焊接速度影響焊接質量。焊接速度提高時,有利于縮短熱影響區,有利于從熔融坡口擠出氧化層;反之,當焊接速度很低時,熱影響區變寬,會產生較大的焊接毛刺,氧化層增厚,焊縫質量變差。當然,焊接速度受輸出功率,不可能提得很高。
高頻淬火機指利用高頻電流(30K-1000KHZ)使工件表面局部進行加熱、冷卻,獲得表面硬化層的熱處理方法。這種方法只是對工件一定深度的表面強化,而心部基本上保持處理前的組織和性能,因而可獲得高強度,高耐磨性和高韌性的綜合。又因是局部加熱,所以能顯著減少淬火變形,降減能耗。正是因為高頻淬火擁有上述這些特點,因而在機械加工行業中廣泛被采用。集膚效應是指以一定頻率的交流電流通過同一個導體時,電流的密度不是均勻地分布于導體的所有截面的,它會主要向導體的表面集中,即電流在導體表面的密度大,在導體內部的密度小,所以我們形象地稱之為:“集膚效應”。
高頻淬火機采用感應加熱,工程師解釋感應加熱的原理是:工件放到感應器內,感應器一般是輸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
(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銅管。產生交變磁場在工件中產生出同頻率的感應電流,這種感應電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在表面強,而在內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這個集膚效應,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熱,在幾秒鐘內表面溫度上升到800-1000oC,而心部溫度升高很小。由于被加熱物體內存在著電阻,所以會產生很多的焦耳熱,使物體自身的溫度迅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