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殖尾水的處理,在操作上必須簡單化,讓養殖工人容易操作,適應目前養殖場的員工實際工作能力。在經濟上必須可行,才能夠不會使養殖成本明顯升高失去養殖的經濟意義。在尾水的處理系統必須相對穩定,不容易被養殖操作因素或者氣候因素干擾甚至崩潰。因此:養殖尾水處理如果一味搞高大上,直接模仿河涌污水原位處理的方式方法,可能在經濟上或者實際操作過程中就不一定能夠適應對蝦養殖目前的狀況。
海水高位池養殖尾水處理模式
該模式以實施海洋生態系統食物鏈原理的生物凈化為主,物理化學凈化為輔的治理思路,采用“預處理+三池兩壩”處理工藝進行尾水治理。養殖尾水首先經排水沙井網隔進行粗過濾,分離蝦殼、死蝦、殘餌等大顆粒污染物后,排入初沉池(一級池)進行沉淀過濾處理;再進入生物凈化池(二級池)作進一步凈化處理;進入理化凈化池(三級池),經沉淀凈化后排放。回收三個池的沉積物,經過干燥、集中發酵后生產有機肥料,資源化利用。
尾水治理設施總面積占養殖總面積的10%~16%。
適用于沿海高位池養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