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聚乙烯滾塑工藝過程中的脫模劑控制
在滾塑工藝過程的加熱階段,在聚乙烯粉末或熔體與模具內表面的分界面上,由于表面氧化的作用會發生化學或物理粘接。滾塑設計優勢與其他模具工藝相比,滾塑工藝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設計空間。當模具內表面有局部缺陷時,聚乙烯熔體會流進這些缺陷而形成局部嵌入。這將使冷卻之后的制品難以從模具中取出。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需要在模具內表面涂一層熱穩定的材料以防止粘聯,這類材料稱為脫模劑。工業用脫模劑有很多種,聚乙烯的滾塑工藝對脫模劑有較高的要求,主要是耐熱性能的要求。油類、蠟和硅油是常用的脫模劑,但它們需要每次加料前涂一次,故稱為一次性脫模劑。這類脫模劑成本較低,脫模效果很好,但易于遷移到制品表面影響其表面性能。交聯硅氧烷是一種半永i久性的脫模劑,它不需要頻繁的涂抹,不會發生遷移現象,不會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具有較好的脫模效果,但成本較高。
在模具型腔表面復合一層聚四氣乙烯薄層(就像市售的不粘鍋那樣)可獲得長久性的脫模效果,聚四氟乙烯屬于長久性脫模劑。
PE及復合材料的滾塑加工知識
聚乙烯是由乙烯進行加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滾塑成型極易變換制品的顏色:滾塑成型每次將物料直接加到模具中,這使物料均全部進入制品制品從模具中取出以后,再加入下次成型所需要的物料,因此發我們需要變換制品的顏色時,既不致浪費點滴原料,也不需要耗費時間去清理機器與模具。根據聚合條件的不同實際分子量從l萬至幾百萬不等。先發明的聚乙烯是采用高壓法獲得的低密度聚乙烯,其比重為0.9l0-0.925g/cm3。隨后由低壓及中壓法獲得的聚乙烯比重為0.94l-0.965g/cm3,稱為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為白色蠟狀半透明材料,柔而韌,稍能伸長,無毒,燃燒時熔融滴落,發出石蠟燃燒時的氣味。聚乙烯的性能與其分子量有關,也與其結晶度有關。
談滾塑鋼板模和鋁模優缺點
滾塑的工藝大家都很了解,滾塑的應用領域也很廣泛,現在很多方面都能用到滾塑產品,但是都知道做滾塑產品需要模具,那滾塑鋼板模和滾塑鋁模相比,哪一種更適合滾塑成型工藝,這一直是滾塑業界爭議的一個話題。他的模具相對來說也要低廉許多,因為它沒有一些內部核心需要制作完成。對此,我認為這是一個無謂的毫無意義的爭執,如果真的要有一個結果,我認為,這個都是為模具制造商服務的,不是一個客觀的正確的結果。
怎樣選用壓鑄模具材料
為提高熱沖擊韌度,目前常用的H13鋼的化學成分純凈度要求為:優級鋼S 含量(質量分數,下同)要小于0.005%;超級H13 鋼要求S 含量小于0.003%;P含量小于0.015%。因此,對于聚乙烯的滾塑來說,科學地控制加熱過程對消除聚乙烯制品中的氣泡,提高產品質量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鋼的晶界無共晶碳化物夾雜,大塊狀的共晶碳化物和雜質強度較小,不能抵抗熱疲勞,降低了鋼材的塑性,是龜裂發生的起源點。要使用電渣重熔爐的精煉鋼,它不僅純凈度高,還具有組織致密、優良的熱疲勞抗力、抗熱裂性好、優良的韌性及塑性,優良的拋光性、較好的異向同性等性能。鋼材的均一性要求材料的組織要均勻,鋼坯具備任意方向力學性能同性,不要有縱、橫、深方向的性能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