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白酒經過較長時間的貯存,其質量會變得溫潤醇厚。因此,有些人認為白酒越陳越好。其實,并不盡然。雖然白酒沒有保質期,但酒在存放過程中,酒中的醇類會和有機酸起化學反應,產生多種酯類物質,各種酯類都具有各種特殊的香氣。由于酒中的酯化反應相當緩慢,因此,酒一般需要貯存三四年,甚至更長一點的時間。但是,酯化反應到了一定程度就會趨向平衡,出現停止狀態,如果繼續貯存,會使酒精度數減少,酒味變淡,揮發損耗也會增大。
蒸餾是釀酒的重要過程,發酵只能使酒精含量達到15%左右,再提純或提高酒度就需用蒸餾了。在經過發酵的酒液中,不但含有酒精,還有原材料物質和一部分香型物質,但人們只希望獲得含水酒精。酒精的汽化溫度為78.3°C,只要將發酵過的原料加熱到這個溫度,就能獲得氣體酒精,冷卻后就是液體酒精。在蒸餾過程中,由于溫度的作用,水分和其它雜質也會摻在酒精中。隨著溫度的變化,摻雜的情況也會變化,因而形成不同質量的酒體。為了保證酒的質量,釀酒師通常根據不同的溫度有選擇地取酒。
年份酒的年份是指酒從原料生產出來(原酒),經過儲存(陳釀)、勾兌成成品的時間,即陳釀時間。比如,“30年陳釀”,并不是整瓶酒存放了30年,而是在基酒中添加一定比例的30年陳酒,至于陳酒添加多少才合適,全憑勾兌師的經驗。很顯然,年份時間越長酒質越好,價格就越高。其實,對于白酒而言,一開始并沒有“年份酒”的概念,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一些廠家和商家才逐漸把“年份酒”的概念用于白酒之上,一方面,是因為人們對有“年份”的酒情有獨鐘,另一方面,是因為的確能賣個好價錢。
白酒的香型和其含有的成分密切相關,這些成分都是經過發酵后得到的產物,不同的釀酒工藝,成分上也會略有差異,因此就形成了不同的香型。白酒的香型可以分為12種,其中4種為基本香型,另外8種則是在多種香型融合后,衍生出來的香型,下面就來逐一說說。
不少好的白酒都是醬香型。堪稱國酒的茅臺就是醬香型的代表,正因為酒香中透出好的醬油的那種香味,所以稱之為醬香,它的后味又有點糊味。飲后空杯酒香氣留存時間長,沒有窖泥味,有一種青海、甘肅稱為“香豆”的那種香草味。醬香酒的口感較重,帶有一種焦香、糊香、熏香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