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種群分布
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內蒙古自治區、廣東、廣西、云南、臺灣、四川、貴州等
農業防治調整種植制度,盡量避免水稻早、中、晚混栽,相對集中播種期和栽秧期,以減少稻薊馬的繁殖橋梁田和輾轉為害的機會。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適期適量追施返青肥,促使秧苗正常生長,減輕為害。防止亂施肥。
常見卷葉苗,葉尖初卷率約15%-25%,則列為防治對象田。
棉花煙青蟲為害癥狀:
煙青蟲在現蕾以前為害新芽與嫩葉,吃成小孔洞或缺刻,但隨葉片生長孔洞增加,嚴重時幾乎可將全葉吃光;留種田煙株現蕾后,為害蕾和花果,有時還能鉆入嫩莖取食,造成上部幼芽、嫩葉枯死。
棉花煙青蟲發生規律:
(1)發生世代。南方煙區4-6代,黃淮煙區3-4代,東北煙區1-2代。
(2)越冬與蟲源。以蛹在土中越冬。
(3)發生因素。①氣候因素。7-8月均溫高于30℃,相對濕度低于80%發生輕。
②栽培因素。生產上煙株生長茂密、溫、濕度適宜,易大發生。
③天敵。已知有63種,有擬澳洲赤眼蜂、松毛蟲赤眼蜂、唇齒姬蜂、螟蛉懸繭姬蜂、甘藍夜蛾瘦姬蜂、日本黃繭蜂、螟蛉絨繭蜂、廣大腿小蜂、龜紋瓢蟲、異色瓢蟲、七星瓢蟲、中華曲脛步甲、大草蛉、中華草蛉、白僵菌、蘇云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