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牛蛙生活的池塘一定要建設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環境安靜、水質無污染、交通也便利的地方,一般1個大池的面積為每100平方米,每個大池可以平均分成4個小池。
池邊可以用40目的篩絹圍好,篩絹高出池底1米左右,篩絹底部20-30cm一定要埋入池底中,池埂高40cm,水體深度不低于20cm。
牛蛙屬于定溫動物,生長適和的溫度為25-32°C左右,繁殖適合的溫度為20-30°C左右,低于20°C、高于30°C一般不產卵。
在有溫泉水或工廠余熱的地方,可以利用熱源進行冬季加溫養殖。
室內養蛙是高度集約化的養殖。為了充分利用面積,室內蛙池設計應分為淺水區和深水區,淺水區為蛙的棲息和攝食的場所,深水區為蛙游泳和接納排泄污物的區域。淺水區保持水深10厘米左右,深水區水深30~40厘米,進水口在淺水區,出水口在深水區,進出水口成對角線。深水區只占整池面積的1/4到1/5,可設在池的一頭、四周或出水口附近。
成蛙養殖的日常管理大體與幼蛙相同。但放養密度不同,體重達100克以上的蛙,每平方米放養50只,可以一直養到商品規格。若放養時的體重不到100克,密度可稍大些,以后隨著蛙體的生長,逐步將生長迅速、個體大的蛙,篩選分級飼養或銷售,同時也可降低該池的密度。
養成按時攝食的習慣??稍谕娥D前敲響器具,或將室內電燈打開,作為給餌信號,以后形成條件反射,一有信號,牛蛙就集中到淺水區攝食。
牛蛙的配合飼料,是經過高溫加工而成的,飼料中的維生素損失較大。成蛙在養殖一段時間后,體重約在200~250克左右時,可補充投喂一些新鮮小魚蝦、蚯蚓及動物內臟等,可起到補充維生素的作用。
成蛙養殖的日常管理,除了定時投餌外,還要每天換水,清洗食場,注意觀察蛙的健康狀況,及時防治,嚴防蛇、鼠侵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