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現開發出一套成功的以UASB和EGSB為核心處理工藝,對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和某些難降解有機廢水有著非常好的處理效率。在國內山東、天津、廣西等地都有成功的事例,處理負荷達28KgCOD/M3.D,去除效率穩定在88%左右,并在幾家大型的UASB里,成功的培養出顆粒污泥,為今后用顆粒污泥接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處理某些有毒廢水方面也有非常成功的經驗,如在處理酒精廢水含SO42-5000mg/l時(CODcr=120000mg/l),曾成功的利用兩相厭氧技術培養出顆粒污泥,終使去除效果穩定在92%左右,并且該廠鍋爐、職工生活用燃料都以UASB產生的沼氣為主,每年節約了大量的能源。適合于UASB與EGSB處理的某些廢水舉例:釀酒廢水(CODcr=30000-120000mg/l)、啤酒廢水(CODcr=2500-3500mg/l)、制糖廢水(5000-20000mg/l)、淀粉廢水(CODcr=8000-12000mg/l)、制漿造紙廢水(10000-30000mg/l)等、制藥廢水等。
內循環厭氧處理技術(以下簡稱厭氧技術)目前已成功應用于土豆加工、啤酒、食品和檸檬酸等廢水處理中。實踐證明,該技術去除有機物的能力遠遠超過普通厭氧處理技術(如UASB),而且IC反應器容積小、投資少、占地省、運行穩定,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厭氧處理技術。
二、IC厭氧反應器 適用范圍
IC處理技術從問世以來已成功應用于土豆加工、菊苣加工、啤酒、檸檬酸和造紙等廢水處理中。1985年荷蘭應用IC反應器處理土豆加工廢水,容積負荷(以COD計)10~15 kg/(m3·d),停留時間長達十幾到幾十個小時。
在啤酒廢水處理工藝中,IC技術應用得較多,目前我國已有3家啤酒廠引進了此工藝。從運行結果看,IC工藝容積負荷(以COD計)可達15~30 kg/(m3·d),停留時間2~4.2 h,COD去除率ηCOD>75%[9];而IC反應器容積負荷僅有4~7 kg/(m3·d),停留時間近10 h。
對于處理高濃度和高鹽度的有機廢水,IC反應器也有成功的經驗。廢水COD約7900mg/L,SO42-為250mg/L,Cl-為4200mg/L。采用22m高、1100m3容積的IC反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