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水土保持是山區發展的生命線,是國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國務處國發[1993]5號文件'關于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過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層層設防,節節攔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養水源,調節小氣候,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基礎條件,減少水、旱、風沙等自然災害,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關于土壤保持措施因子有梯田耕作、等高帶狀耕作、留茬免耕、覆蓋礫石防沖。
實踐證明,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區生態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據第二次水土流失普查結果,全國水土流失面積高達365萬平方公里,其中水蝕面積高達165萬平方公里,風蝕面積191萬平方公里,水蝕風蝕交錯帶26萬平方公里,有很多地方還存在大量的重力侵蝕。近10年,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全國累計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近110萬平方公里,帶動全國實施坡改梯面積近500萬畝。蓄水保土指以改變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蓋或增強土壤有機質抗蝕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農業生產的技術措施。全國有1.5億群眾從水土保持治理中直接受益,2000多萬山丘區群眾的生計問題得以解決。
我國財政撥付2013年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項目資金23564萬元,項目建設范圍涉及山西、重慶、寧夏等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我國財政已累計撥付2013年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項目資金61564萬元,占全年水土保持項目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主要通過坡改梯、林草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治理措施,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為農業綜合開發提供生態保障。水土保持是山區發展的生命線,是國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國務處國發[1993]5號文件'關于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
我國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2 )植被保持水土的機理研究:雨滴擊濺和徑流沖刷是水土流失的動力,通過分析植被削減降雨和徑流動能的過程,來揭示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內在機理。研究表明,植被外在的水土保持功能是其內部各個垂直層次截留降雨、攔蓄徑流從而削減降雨侵蝕動能和徑流沖刷作用的綜合體現。植被的各個垂直層次對其水土保持功能的發揮都各有重要的作用。3)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評價研究 :建立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評價指標,分析評價指標與徑流量、土壤侵蝕量的定量關系,達到評價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目的。我國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2)植被保持水土的機理研究:雨滴擊濺和徑流沖刷是水土流失的動力,通過分析植被削減降雨和徑流動能的過程,來揭示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內在機理。長期以來,我國植被水土保持功能評價研究主要以單一指標;植被覆蓋度 (森林為森林覆蓋率)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