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分析】
模板內殘留木塊、浮漿殘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發現混凝土中有縫隙,且有垃圾夾雜物。
原因分析如下:
1.鋼筋綁扎完畢,模板位置未用壓縮空氣或壓力水清掃。
2.封模前未進行清掃。
3.墻柱根部、梁柱接頭處未留清掃孔,或所留位置不當無法進行清掃。
【措施】
1.鋼筋綁扎完畢,用壓縮空氣或壓力水清除模板內垃圾。
2.在封模前,派專人將模內垃圾清除干凈。
3.墻柱根部、梁柱接頭處預留清掃孔,預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內垃圾清除完畢后及時將清掃口處封嚴。
【禁忌7】封閉或豎向模板無排氣孔、澆搗孔
1—柱內鋼筋 2—加焊鋼筋,長與柱外包齊
4.成排柱模支撐時,應先立兩端柱模,校直與復核位置無誤后,頂部拉通長線,再立中間各根柱模。柱距不大時,相互間應用剪刀撐及水平撐搭牢。柱距較大時,各柱單獨拉四面斜撐,保證柱子位置準確。
5.根據柱子斷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80~120cm應加設牢固的柱箍,防止炸模。
6.柱模如用木料制作,拼縫應刨光拼嚴,門子板應根據柱寬采用適當厚度,確保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漏漿,不炸模,不產生外鼓。
7.較高的柱子,應在模板中部一側留臨時澆灌孔,以便澆筑混凝土,插入振動棒,當混凝土澆筑到臨時洞口時,即應可靠封閉。
【分析】
地下室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結構模板采用對拉螺桿固定時,如果對拉螺桿沒有防水處理,則將導致地下水等沿著螺桿滲透到室內。
【措施】
1.將止水片焊在對拉螺桿中間部位,要注意滿焊,并在螺桿與模板接觸處墻板外表留20mm、深30mm×30mm的木塊(也可由尼龍螺帽代替),便于拆模后拆除小木塊(或尼龍螺帽),將螺桿沿混凝土外表內20mm深割掉,再用防水砂漿修補凹洞。
2.在混凝土施工縫部位,使用橡膠、鋼板止水條或用模板制作凸形止水口。
3.在設有止水裝置處,止水帶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1)止水帶應按設計圖的要求正確放置。
(2)橡膠止水帶不得用圓釘或打孔眼穿鐵絲固定。
(3)橡膠止水帶應采用兩塊模板沿中空管頂緊。
措施
1.施工前認真核算施工荷載,必要時在施工荷載較大的混凝土梁、板下加設臨時支撐。
2.施工中,拆除混凝土模板和支架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合理安排好各工種的交叉作業,控制施工荷載不超量,拆下的磚、鋼模板和鋼管腳手等不應集中堆放在某個部位。
【分析】
由于操作者不了解混凝土拆模時所需混凝土的強度要求,急于周轉模板,過早的將混凝土強度等級還沒有達到設計要求的梁底模拆除,此時混凝土梁不能承受全部使用荷載,造成梁的裂縫破壞,嚴重時甚至坍塌的質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