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剝殼機介紹
菜籽油精煉設備工藝原理油脂的物理精煉工藝包括兩個部分,即毛油的預處理和蒸餾脫酸。預處理包括毛油的除雜(指機械雜質,如餅渣、泥沙和草屑等)、脫膠(包括磷脂和其他膠粘物質等)、脫色三個工序。通過預處理,使毛油成為符合蒸餾脫酸工藝條件的預處理油,這是進行物理精煉的前提,如果預處理不好,會使蒸餾脫酸無法進行或得不到合格的成品油。蒸餾脫酸主要包括油的加熱、冷卻、蒸餾和脂肪酸回收等工序。物理菜籽油精煉設備的工藝流程:物理精煉使用的主要設備有除雜機、過濾機、脫膠罐、脫色罐、油熱交換罐、油加熱罐、蒸餾脫酸罐、臘肪酸冷凝器和真空裝置等。茶籽油,又稱山茶油、油茶籽油,是油茶樹種籽經壓榨法或浸出法提取得到的食用油。茶籽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脂,其脂肪酸組成與世界上公認的比較好的植物油脂橄欖油相似,有'東方橄欖油'之美稱。茶籽油的營養豐富,不含芥酸和膽固醇,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以上,油酸達到80~83%,亞油酸達到7~13%,是國際糧農組織首推的衛生保健植物食用油。市面上售賣的茶籽油的加工工藝主要分為三種,冷榨、熱榨和浸出。從原料到精煉成品油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區域:原料預處理區、壓榨區、毛油精煉區。
剝殼機所述
所述螺桿腳墊的螺紋端豎直穿插螺接在墊板中,所述底板的上側固定在底盤的下側。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體積小,并且箱體的前后左右及上側均能打開,極大的方便了清洗和維護,消除了蝦開背剝殼機內的衛生死角,避免滋生細菌,保證了食品衛生安全。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右前側結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后側結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仰側結構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護板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4所示,一種蝦開背剝殼機的箱體,包括底盤1、邊柱2、加高柱27、橫檔3、橫梁4、頂梁5、后梁26、側板6、擋板7、托板8、限位板9、護板10、透明板21、鉸鏈22、滾輪11、萬向輪23、排水管16、側門組件、前門組件、后門組件和撐腳組件;底盤1的上方四個轉角處均固定有一個豎直分布的邊柱2,左側兩個邊柱2的上端之間和右側兩個邊柱2的上端之間均固定有一個橫梁4,后側的兩個邊柱2的上端均固定有一個豎直分布的加高柱27,兩個加高柱27的上端之間固定有后梁26;兩個加高柱27的上端前側均固定有一個相互對稱分布的頂梁5,兩個頂梁5的前端均向下形成有一個相互對稱且傾斜向前分布的折彎段51,兩個折彎段51的下端分別固定在兩個橫梁4的上側。
剝殼機優勢
毛豆剝殼機采用柔性夾持、差速破殼的原理,創新設計了柔性輥軸,從而實現了青毛豆剝殼的高剝凈率與超低破損率。擠壓輥軸與剝殼輥軸之間的間隙可以調節,可適應不同規格青毛豆的剝殼加工。毛豆剝殼機可將青毛米和殼各自分離開.也可以剝一部分品種的碗豆和豇豆,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生產成本.實踐證明,手工剝豆出豆率低,還需大量的勞動力和輔助設備.毛豆剝機克服了手工剝豆的缺點,它具有出豆率高、速度快、占地面積小、運轉平穩、耗電省、外形美觀等。把毛豆倒入送料器;隨著進料器自動將毛豆有序的向前送料;到達送料器尾部時進入剝殼主軸;在主軸的高速旋轉下,毛豆皮和毛豆米被瞬間分離;達到毛豆肉殼分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