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生物質顆粒分布廣泛,主要來自各種殘留物和廢棄物,其中包括工業殘留物和廢棄物、農業和林業殘留物、城市廢棄物。我們的分析表明,從范圍來看,農業具備提供大部分生物質能的潛力,具體包括,一是以可持續發展的農作物為主,農業殘留物為輔;二是林業,包括木材采伐殘留物與新人造林,三是城市廢棄物。在國際能源署2050年凈零排放情景下,生物質能需要每年提供約100EJ的能量來實現凈零排放,其中60EJ 來自農業殘留物和廢棄物,其余40EJ 來自以發展生物質能為目的的土地使用。
生物質顆粒對沼氣的支持主要體現在沼氣推廣應用階段對沼氣給予的資金支持。據統計,從2001年發行之后,從每年支持10億,到支持40億,高到60億,2001年之后初步統計總計支持了約480億。對于戶用沼氣,我國也有資金的支持,例如“十一五”期間支持力度在30億元/年。為擴大內需,沼氣專項資金后來增加到每年60億元,其中安排了大中型養殖場沼氣工程資金,在2009年就投入了約17.6億元。此外有些省份還在中央資金支持的基礎上另行設置了地方專項資金。關于生物產業發展,根據2021年9月發布的《3060零碳生物質能發展潛力藍皮書》:目前我國建成大型沼氣、生物工程7700余處,年產氣能力達13.7億立方米,供氣能力達到47.8多萬戶。其中,規模化生物數量超過20個,年產量超過3億立方米。
生物質顆粒資源化利用分論壇”,并進行“廚余垃圾分質利用與污染控制技術及其產業發展趨勢”的主旨演講。楊天學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領域研究,在演講中系統性地介紹了主流廚余垃圾處置技術,包括厭氧、好氧堆肥以及的協同發展技術,認為未來廚余垃圾處置技術應趨于集約化、小型化以及多種技術聯合應用,綜合提升廚余垃圾處置效率。
“生物質熱解氣化多聯產分論壇”,并進行“生物質氣化高值化利用技術”的主旨演講。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具有低污染和原料高適用性等特點,李益瑞先生介紹了生物質氣化的四項高值化利用技術:多聯產技術、耦合燃煤機組發電技術、制備技術、生物質炭產品應用技術,認為這些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另外就德博公司生物質氣化制備和生物炭的技術進行了交流,并對技術成果進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