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緩蝕阻垢劑的使用主要的是注重效果。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會在緩蝕阻垢劑中加入各種添加劑進行復配,復配得好,可以取得很好的協同效果。常用的添加劑有:
(1)增溶劑:這類添加劑能促進活性物的溶解,使液體產品澄清透明。如尿素、甲1苯或二甲1苯的磺酸鹽、N一甲1基乙1酰胺,可使緩蝕阻垢劑使用性能有較大的提高。
(2)溶劑:如乙醇、乙二醇或異丙1醇等,用于降低液體產品的凍點,并可提高產品的潤濕等性能。
(3)泡沫穩定劑:常用烷1基醇酰胺,它有穩泡、增溶、柔軟及增加液體產品粘度的作用。
(4)無機鹽:無機鹽屬電解質,電解質對緩蝕阻垢劑的影響遠大于對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影響。在緩蝕阻垢劑中加入無機鹽,由于與表面活性劑相反離子的作用,使緩蝕阻垢劑的表面活性得到提高,也使臨界膠束濃度下降。在500mL玻璃瓶中加入一定量阻垢劑,250mL一定濃度的NaHCO3溶液及250mL一定濃度的CaCl2溶液,用NaOH將溶液pH值調節到預定值,于80℃條件下在恒溫水浴鍋中保溫6h,冷卻后取上層清液50mL,用EDTA標準液滴定。同時也會影響緩蝕阻垢劑的溶解性能、吸附性能及其他應用性能。無機鹽對緩蝕阻垢劑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疏水基的“鹽析”作用,濁點的降低就是“鹽析”作用的結果。
緩蝕阻垢劑的應用廣泛,種類繁多,分類方法也較多,人們常常從不同的角度對緩蝕劑進行分類,常見的分類方法有以下幾種:
1、根據化學組成分類,按照構成緩蝕劑的物質是無機化合物還是有機化合物可分為無機緩蝕劑和有機緩蝕劑。
2、根據所抑制的電極過程分類,按照緩蝕阻垢劑在電化學腐蝕過程中抑制的電極反應是陽極反應還是陰極反應或兩者兼而有之,緩蝕劑可分為陽極型緩蝕劑,陰極型緩蝕劑或混合型緩蝕劑。阻垢劑的這種特有結構通常稱之為“雙親結構”阻垢劑分子因而也常被稱作“雙親分子”。一般來說,陽極型緩蝕劑使金屬的腐蝕電位Ec向正的方向移動,陰極型緩蝕劑使金屬的腐蝕電位Ec向負的方向移動,而混合型緩蝕劑則對腐蝕電位Ec的影響較小,故腐蝕電位的移動很小或沒有移動。
3、根據所生成保護膜的類型分類,按照緩蝕劑在保護金屬過程中所形成的保護膜的類型,緩蝕阻垢劑可以分為鈍化膜型緩蝕劑、沉淀膜型緩蝕劑和吸附膜型緩蝕劑。其中沉淀膜型緩蝕劑又分為水中離子型和金屬離子型兩種。
聚氧化1乙烯(PEO)是目前國內外應用較多的紙漿分散劑,它是水溶性和熱塑性的非離子型線性高分子聚合物。3、防治蝦類爛眼、黑鰓、弧菌紅腿、黑白斑點、聚縮蟲等各種病毒性疾病。具有絮凝、增稠、緩釋、潤滑、分散、助留、保水等性能,溶于水后形成高黏度液體,在低添加量下能促進造紙纖維的良好分散和極1佳的紙張成形效果,主要適用于抄造中、高1檔衛生紙、餐巾紙、面巾紙等家庭生活用紙及其它高1檔薄頁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