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超聲波傳感器在測量液位的應用 超聲波測量液位的基本原理是:由超聲探頭發出的超聲脈沖信號,在氣體中傳播,遇到空氣與液體的界面后被反射,接收到回波信號后計算其超聲波往返的傳播時間,即可換算出距離或液位高度。超聲波距離傳感器技術原理超聲探頭的核心是其塑料外套或者金屬外套中的一塊壓電晶片。超聲波測量方法有很多其它方法的優點:(1)無任何機械傳動部件,也不接觸被測液體,屬于非接觸式測量,不怕電磁干擾,不怕酸堿等強腐蝕性液體等,因此性能穩定、可靠性高、壽命長;(2)其響應時間短可以方便的實現無滯后的實時測量。
超聲波傳感器直徑雖然只有10mm、12mm、14mm、16mm、18mm幾種常規的,但細分下,產品種類還是挺多的,除了可以按結構類型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外,還可按功能型來區分,即發射T、接收R、收發一體T/R三種,其中頻率也分為25KHz和40KHz兩種。當加到它兩端的交流電壓的頻率和晶片的共振頻率相等時,輸出的能量大,靈敏度也高。不同直徑加上不同的結構類型再加上產品的功能型與頻率,就組成了一段簡單的超聲波傳感器代碼,就比如USC14T/R-40MP,可以知道這是封閉式的超聲波傳感器,可以用于水下測距離,它是屬于收發一體式的封閉式傳感器,直徑14mm,頻率40KHz。
金融危機之后,全球汽車產業進入加速擁抱新技術時代。表現為新車型的推出速度越來越快、新技術的采用更加的廣泛、汽車領域相關數量不斷攀升等。而MEMS 曾被認為只是玩具的新技術開始在汽車領域獲得大規模應用,未來空間仍然十分巨大。
汽車領域環境、安全、娛樂三大需求催生了“三駕馬車”——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和車聯網,帶動汽車傳感器產業進入新的階段。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與燃料電池汽車)加大了對溫度、氣體、壓力、電控等傳感器的需求;自動駕駛刺激車身感知類傳感器(MEMS 壓力、陀螺儀、加速度計等)和環境感知類傳感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的需求;大勢所趨的物聯網爆發的子領域將是車聯網,而車聯網對各類汽車傳感器也有著強烈的剛需。超聲波是一種振動頻率高于聲波的機械波,由換能晶片在電壓的激勵下發生振動產生的,它具有頻率高、波長短、繞射現象小,特別是方向性好、能夠成為射線而定向傳播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