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旋轉齒式除雜物的優點
1.篩面為旋轉結構,設備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2、采用單臺電機減速驅動,驅動功率低,節省電能,3、運行中不易卡滯堵塞,對大木塊、鐵塊、石塊及纖維性雜物去除效果好,尤其對纖維性雜物的去除效果是目前現有的運煤系統中的除雜設備所不能達到的,4、設備故障率低,維護量小,5、根據不同電廠運煤系統除雜要求,可調整相鄰鉤齒間距,達到去除雜物的效果,6.既可用于新建項目,也可以用于改造項目,改造中對原運煤系統的改動要求低,適范圍廣。
除雜物機的檢修:
觀察除雜物機效果和鉤齒是否卡滯現象。如果出現夾帶大量細煤,應適時停機進行清理。切記不要動火清理。運行過程中檢查電機減速機運行溫度及是否有無異聲。
在安裝前必須將所有的零件和部件的加工工作表面上的防銹油、防護物及在運輸中落上的灰塵和污垢去掉。
除雜物機的檢修包括:傳動裝置電動機、減速器檢修、鉤齒組合檢修、滾筒軸承更換、殼體檢查及局部更換。了解設備運行情況,存在缺陷、明確檢修項目。該電廠安排對運煤系統進行改造。設計人員經現場考察并與電廠溝通,決定在位于碎煤機室滾勉篩.C上部的6"A/ B皮帶機頭部卸料滾簡處加裝2臺青7旋轉齒式除雜物機,并將兩皮帶機原頭部漏斗拆除,根據原煤中既有“三塊”,也有纖維性雜物的情況,將該除雜物機相鄰鉤的齒間距設為160 mm:符合要求原煤落人滾軸篩進行后續篩碎作業。不符合的“三塊”及纖維性雜物進人雜物出料斗、并在雜物出料斗下部新設一條落料管, 將“三塊”及纖維性雜物排除到碎煤機室外空曠地面,由汽車運走處理。改造工程從9月中旬施工人員及設備.進人現場,到10月1 B 2臺旋轉內式除雜物機政造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在改造過程中,兩條皮帶機采用“錯開改道<一改運”的模式,始終保持有一條皮帶機處于工作狀態,保證了運煤系統不同斷運行,沒有影響電廠“在改造期間的正常發電運行。
通過改造減少給煤線堵煤:避免由此造成的機組參數波動,避免電量不必要的損失:提高機組安全運行的穩定性。
通過對幾個方案的比較,方案一滾軸篩驅動裝置繁瑣且容易堵煤方案二即是系統原有設備形式,有失敗的教訓:方案三齒輾式除雜物機,結構簡陋,鏈條磨損快,除雜效果差且容易將煤塊挑出。方案四體積龐大(與滾筒冷渣器相仿),能耗高,易堵煤:方案五結構較新穎,是不易堵煤,這是我廠特殊煤種需重點關注的,因此建議選用方案五:在#4甲、乙膠帶機頭部設置鉤齒式除雜物機,并且增加高耐磨性內襯材質的落煤管及三通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