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在新的生物處理方法中,通常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由于生物體獨特的生物膜結構,雖然水資源的凈化可以完成到更高的標準,但終采用主動去污法需要太長時間,這種方法在現代城市污水管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還值得一提的是,城市雨水沖刷問題,特別是近年來全球氣溫上升,導致了降雨分布不均。作為城市水資源處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考慮到這種情況,在晴天應準備2-4倍的水處理能力,以確保發生洪水時市民的正常用水。
此外,在污水流動過程中,由于顆粒濾料的尺寸較小,生物膜表面的生物具有絮凝作用,能夠產生分離效果,保證污水中懸浮污染物的分離。同時,分離污染物的生物膜將被立即處理,不會再次進入水流。這一過程是利用攔截技術實現的。曝氣生物濾池運行過程中,還應注意定期維修和保養。
(1)陶粒屬于多孔顆粒填料,表面積較大,容易被微生物附著,與其他形式的載體相比,增加了參與生物降解的微生物數量;
(2)運行中的生物陶粒濾池由于空氣自下而上支持微生物,配氣效果好,氧氣輸送;
(3)生物膜與水接觸面積大,提高了處理效率;
出水總氮超標的原因有很多,包括:①污泥負荷和污泥齡。生物硝化是生物脫氮的前提,只有良好的硝化才能獲得穩定的脫氮。因此,脫氮系統還必須采用低負荷或超低負荷,并采用高污泥齡。(2)內外回流小于生物脫氮系統。這主要是因為進水中的大部分氮已被去除,二沉池中的NO3-N濃度不高。相對而言,二沉池中反硝化作用導致污泥漂浮的風險非常小。另一方面,脫氮系統中污泥沉降速度較快,在保證所需回流污泥濃度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回流比,從而延長污水在曝氣池中的停留時間。對于運行良好的污水處理廠,外部回流比可控制在50%以下。內部回流比通常控制在300%和50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