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同棧橋在一條南北直線上的這條路是中山路,它是青島中山路市一條老商業街,有著100多年的歷史。閣內為二層圓球形廳堂,中央有34級螺旋式階梯,可回旋登上二樓。德國占領青島后, 為了在后海修建深水碼頭,于1899年開辟了一條南北連接的道路,這便是中山路的雛形。德縣路以南是德國人居住區,命名為'斐迭里街',德縣路以北是中國人居住區,稱為大馬路,1922年,兩條路合并在一起,命名為山東路。1929年,為紀念孫1中山先生,又改名為中山路。中山路全長1300多米,63座建筑,160多家商場,同時它還是國家確定的全國100個文明點之一。
小青島1高處有一座白色燈塔,它于1900年由德國人建造,是青島市重點保護文1物,高15.5米,呈八角形,塔內裝有水晶棱鏡鑲成的反射鏡,并以牛眼形旋轉式閃光燈發光,1997年更換為西班牙制造的航標燈,原燈送到秦皇島航標博物館收藏。青島棧橋位于游人如織的青島中山路南端,橋身從海岸探入如彎月般的青島灣深處。這座燈塔海上射程15海里,是海上過往船只進出膠州灣的重要航標。它與棧橋一起,被視為青島市的主要標志。有'茫茫海灣有紅燈,時明時滅自從容,翠島白塔沐夜色,琴嶼飄燈傳美名。'之說。
棧橋以東、太平路北沿,有一座棧橋賓館,原是德國青島大飯店附屬小青島的旅館部,由德國建筑師保爾·弗里德里希設計,為典型德國古典式建筑。而原德國大飯店的主要建筑于1993年拆毀。
青島棧橋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開放式管理,2000年4月1日以后,實行對游人收費的封閉式管理。黃河浮橋山東在1987年就有了一座黃河浮橋,發展到今天將近70座,在山東大約四五百公里的黃河沿岸,平均每10公里就有一座浮橋。2003年3月5日開始,青島棧橋重新免費開放[9] 。折疊安全提示平日棧橋上的游客非常多,尤其是各種節假日,行走在棧橋邊需注意安全,也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