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干貨匯總:20個污水處理關鍵參數控制指標
(1)BOD5:生物化學需氧量,表示在20℃下,5d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物所消耗水中溶解氧量。階段為碳化(C-BOD),第二階段為消化(N-BOD)。BOD的意義:a、生物能氧化分解的有機物量;b、反映污水和水體的污染程度;c、判定處理廠效果;d、用于處理廠設計;e、污水處理管理指標;f、排放標準指標;g為水體水質標準指標。
(2)CODMn /CODCr:化學需氧量,表示氧化劑有KMnO4和K2Cr2O7。COD測定簡便快速,不受水質限制,可以測定含有生物有毒的工業廢水,是BOD的代替指標。也可以看作還原物的量。CODCr可近似看作總有機物量,CODCr-BOD差值表示污水中難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用BOD/CODCr比值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當BOD/CODCr≥0.3時,認為污水的可生化性較好;當BOD/CODCr<0.3時,認為污水的可生化性較差,不宜采用生物處理法。
干貨匯總:20個污水處理關鍵參數控制指標
(15)污泥體積指數SVI:通常測定方法:(1)在曝氣池出口處取混合液樣品;(2)測定MLSS;(3)測定樣品的SV%,讀取沉淀污泥的體積。SVI值是判斷污泥沉降濃縮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通常認為SVI值為100~150時,污泥沉降性能良好;SVI值>200時,污泥沉降性能差;SVI值過低時污泥絮體細小緊密,含無機物較多,污泥活性差。
(16)污泥密度指數SDI:曝氣池混合液在靜置30min后,含于100mL沉降污泥中的活性污泥懸浮固體的克數,稱為污泥密度指數(SDI)。SDI在數值于污泥容積指數(SVI)的倒數乘以100所得的數。
智能水處理系統
開發背景
由于污水處理的運行費用是龐大的、長期的,如果通過智能化的控制能將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費用節省1%,那也是個天文數字。
目前污水處理自動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污水處理自動控制系統要求建立的數學模型,并提出必須遵循的一些假設,然而實際污水處理系統由于存在復雜性、非線性、時變性、不確定性和不完全性等,一般無法獲得的數學模型和與實際相符的假設,因此采用傳統控制理論建立的污水處理自動控制系統在實際工程應用上存在出水水質波動較大等問題。
污水處理廠運行異常事故應急處理方法
當出現污泥解體現象時,表現現象為:處理水質渾濁、污泥絮凝體微細化,處理效果變壞等。
工藝應如下調整:
1. 對進水水質進行化驗分析,確定是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質時,應考慮這是新的工業廢水混入的結果,應減少進水水量加大曝氣量,盡快使生化系統恢復活性。
2. 調整進水量。
3. 調整回流污泥量控制MLSS。
4. 調整曝氣量,控制溶解氧在2.0mg/L左右。
5. 調整排泥量。
六、沉淀池異常
七、生化池泡沫問題
在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當發現生化池中產生大量泡沫時。立刻向生產主管匯報,根據現場情況決定采取何種措施消除泡沫。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三種措施:,用自來水或處理后的出水噴灑生化池水面。第二,投加消泡劑,如柴油,煤油。第三,加大回流污泥量,增加生化池中活性污泥的濃度。
八、生物除磷效果差
厭氧區應保持嚴格厭氧狀態,即溶解氧低于0.2mg/L,此時聚磷菌才能進行磷的有效釋放,以保證后續處理效果。而好氧區的溶解氧需保持在2.0mg/L以上,聚磷菌才能有效吸磷。因此,當出水出現總磷不達標時(>1 mg/L),則視具體情況可通過調整鼓風機的充氧量和調節回流污泥量使得溶解氧在厭氧區控制低于0.2mg/L,好氧區控制在2 mg/L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