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一種沖壓機床自動接料裝置,它包括機床架(5)、曲軸連桿 (1)、滑塊(3)、機床一次軸(7)、環狀開口卡箍(2 )、擺臂(6)、擺臂連桿(9)、頂桿(8)、彎架(10 )和接料盤(4),其特征在于曲軸連桿(1)的頸部設置一 環狀開口卡箍(2),開口卡箍(2)帶有孔的伸長部分與擺 臂(6)上端的孔用銷軸連接,擺臂(6)的下端開有一螺紋 孔并用螺栓(11)連接一個底面帶有斜度、上端開有調節高 度周長圓孔的彎架(10),彎架(10)底面鉚接接料盤( 4);國內現況非標自動化市場將快速增長,自動化產品運用深度持續增加。擺臂(6)的中部通過銷軸連接擺臂連桿(9)的一端 ,擺臂連桿(9)的另一端與設置在偏于機床一次軸(7)軸 線靠近滑塊(3)的一側的頂桿(8)銷軸連接。
發展前景
數字控制機床、工業機器人和電子計算機等技術的發展,以及成組技術的應用,將使自動線的靈活性更大,可實現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的自動化。多品種可調自動線,降低了自動線生產的經濟批量,因而在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向更高度自動化的柔性制造系統發展。合并相關工序,重新排布生產工序,相對來講在作業內容較多的情況下容易拉平衡。
折疊改善方法
平衡率改善的基本原則是通過調整工序的作業內容來使各工序作業時間接近或減少這一偏差。實施時可遵循以下方法:
1.首先應考慮對瓶頸工序進行作業改善,作業改善的方法,可參照程序分析的改善方法及動作分析、工裝自動化等IE方法與手段;
2.將瓶頸工序的作業內容分擔給其它工序;
3.增加各作業員,只要平衡率提高了,人均產量就等于提高了,單位產品成本也隨之下降;
4.合并相關工序,重新排布生產工序,相對來講在作業內容較多的情況下容易拉平衡;
5.分解作業時間較短的工序,把該工序安排到其它工序當中去。生產線平衡指南主要包括生產線平衡的相關定義、生產線平衡的意義、工藝平衡率的計算、生產線平衡的改善原則和方法。
總結來說,可以歸納為"刪除,合并,簡化,重排";刪除多余的作業,合并長短工序再平均,通過設備或工治具簡化復雜的操作,重新排生產工藝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