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4.2.3樣點編碼預布設的每一樣點,實行“一點”制度,賦予一個16位的樣點編碼,即縣級行政區域代碼6位+土地利用類型4位+樣品類別1位+序號5位(00001…)。
編碼-6位為縣級的各地行政區劃代碼,含前2位的省級編碼。
編碼第7-10位為國土三調土地利用類型編碼,第7-8位為土地利用類型的一級分類編碼,第9-10位為土地利用類型的二級分類編碼。
編碼1位為樣品類別,表層樣為0;剖面樣由上及下,發生層為1,第二發生層為2,第三發生層為3,第四發生層為4,第五發生層為5,第六發生層為6。
編碼2-16位為縣級樣點順序碼,由普查工作平臺生成該順序碼。
分發樣品時,樣品制備實驗室需要保留一定數量的樣品,確認檢測實驗室收到樣品,否則需重新郵遞同等批次的樣品。
土壤普查工作平臺樣品任務清單中抽檢的質控樣品,需流轉到質控實驗室進行指標測試。
“樣品流轉APP”任務清單中流轉到樣本庫的混合土樣,需流轉到樣品庫相應的原狀樣或過篩樣。7.3土壤理化測試指標與方法分發的土壤樣品,到達檢測實驗室或質量控制實驗室后,采用“樣品流轉APP”掃碼登記,并在土壤普查工作平臺上填報收樣的實驗室信息,按照土壤普查工作平臺樣品任務清單中的樣品測試指標與測試方法,進行樣品的物理、化學指標測定。耕地園地的土壤樣品檢測指標見附表2-1,林地、草地、鹽堿荒地的土壤樣品檢測指標見附表2-2。7.4測試數據填報與審核各檢測實驗室按照《土壤普查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中的內部質控要求,對檢測數據質量進行審核,并完成數據填報。填報的數據,除了土壤普查工作平臺閾值限定外,各省需對本省測試數據的質量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方可上傳至土壤普查工作平臺的數據庫系統。,需對各省匯交的數據質量進行審核。
對于不達標的數據項,需開展補測,甚至是重新采樣測試。7.5內業測試質量控制內業測試質量控制,包括土壤樣品的制備、保存、流轉、分析測試、數據審核等環節的內部質控和外部質控。內部質控是檢測實驗室的內部工作過程自控,外部質控是省級與土壤普查辦組織質量控制單位,負責對樣品測試質量的監督檢查。
土壤普查是一種系統性的調查方法,旨在收集和分析土壤的各種信息,包括土壤類型、質地、肥力、水分狀況等。土壤普查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土壤的特征和潛力,為農業和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土壤普查通常由團隊進行,他們會根據一定的調查方法和標準,采集土壤樣本,并進行實驗室分析。通過分析土壤樣本,可以得出土壤的理化性質,如pH值、有機質含量、氮、磷、鉀等養分含量,以及重金屬和有害物質的含量等。這些信息對于農業決策和土壤保護非常重要。土壤普查的結果可以幫助農民和農業了解土壤的適宜用途和管理要求。比如,通過了解土壤類型和質地,可以選擇適合的作物種植;通過了解土壤肥力和養分含量,可以合理施肥,提高產量和品質;通過了解土壤水分狀況,可以制定合理的灌溉計劃,節約用水資源。除了農業方面,土壤普查對于環境管理和土地規劃也十分重要。通過了解土壤的有害物質含量,可以評估土壤的污染狀況,制定相應的治理措施;通過了解土壤類型和質地,可以合理規劃土地利用,保護生態環境。總之,土壤普查是一項必要的工作,它提供了土壤特征和質量的準確數據,為農業生產、環境保護和土地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土壤普查土壤普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旨在了解土地的質量和利用情況。這項工作的范圍可以覆蓋整個國家或地區的地表土層、淺埋地下水的水質狀況及灌溉用水質量等因素,還可以評價地質作用引起的地表的傾斜狀態等特性(曹國興等人2007)。為了進行的調查和分析,需要對15個類別共44個方面的內容進行檢查觀測.這包括物理性狀指標的測定,有機質的含量分析;在我國的北方還包括鹽分的化驗分析和酸堿度的檢測;而在南方則需要對潛穴的數量進行分析和研究等等。通過這些數據來對不同區域內的作物生長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劉明華與張福鎖)。